新闻资讯

国网庆阳市镇原县供电公司:决胜脱贫有良方 同心共圆小康梦

2020-12-16 16:26:38   来源:   浏览:191 评论(0

—国网庆阳市镇原县供电公司“党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12-16 12:23:02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田鸿宾 刘强  

岁暮天寒,山环水抱的肖园子村却到处充满着温暖的气息,一排排电杆翻山越岭、深入庭宅院落,机器隆隆作响,万家安家乐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全县脱贫攻坚,我们要把做好电力先行官作为责无旁贷的使命任务,有呼必应、有难必帮,在‘精准’上做文章,在‘脱贫’上下功夫,在‘焦点’上求实效,助力美丽乡村振兴!”国网庆阳市镇原县供电公司党总支负责人说。

“党建+支部共建” 为脱贫攻坚“聚力”

“自从赵书记来到我们村后,村里的这潭水终于活起来了。”村民王大爷感慨地表示。赵明自担任该公司驻派肖园子村第一书记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讲话精神。

扶贫先扶志、治贫必扶智。要斩断穷根,必须要让村民有致富的意愿,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要让村民有致富的愿望和能力,要“先富脑袋”才能“富口袋”。对于此刻的村民来说“送钱送物都不如送个好支部”!庆阳市镇原县供电公司党总支负责人积极与市公司、县扶贫办沟通联系,多方筹措,按党支部建设标准在肖园子新村委建起了党建活动阵地,捐赠办公桌8套、办公设施2套、文件柜5个,捐赠资金共计3.9万元。

有了阵地,赵明首先将村干部和党员汇集到了一起,规范“三会一课”等七项组织生活,结合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结对帮扶、素质提升等多样化形势,调动起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村人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脱贫自信,激发致富积极性,凝聚集体智慧,探索出一条适合肖园子村的科学可行脱贫道路。

党员干部积极起来了,在群众中的威望也提高了,村民明显感觉到肖园子村党组织和以前不一样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论述,在肖园子村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激发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的先进性,带动村民全力脱贫攻坚。

“党建+驻村帮扶” 为美好生活“铺路”

今年三月,为把疫情影响下的损失降到最低,镇原县供电公司积极协调沟通为肖园子村拟定15万元的万寿菊捐赠项目。项目获批后,该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党员服务队在肖园子村开展“党建+万寿菊捐赠”活动,为当地贫困户捐赠化肥1398袋,每亩补贴机械耕作费用、覆膜费用100元,补贴2袋化肥200元,确保当地中药材增产增收。

镇原县供电公司坚持以党建价值创造为重点,紧密结合地方实际,选派3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建立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村三岔镇肖园子。该公司党总支书记带领13名党员骨干组建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建档立卡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党员服务队不定期进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消除视觉贫困,突出电力定点帮扶特色,确保了贫困户早脱贫、真脱贫。

为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确保贫困群众增收门路,镇原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积极走村入户,摸排肉、禽、蛋、杂粮、农副食品等5大类13个产品,与肖园子村合作社签订长期定点采购合同,形成“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消费扶贫模式。党员服务队积极开展“党建+消费扶贫”活动,牢筑群众“连心桥”,该公司干部职工累计购买农副产品15.9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问题。同时,该公司党总支目前已积极对接上级单位,研究为肖园子村2021年爱心超市捐赠项目。

“电力公司同志们好着呢,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们!”说起供电公司的人,张世敏眼圈就湿润润的。9月28日,在得知贫困户张世敏这两天新修房屋,正为接电的事发愁时,镇原公司结对帮扶人员路向锋,自掏腰包为他们送去进户线,并指导贫困户布线。“今年是你们在‘新家’过得第一个中秋,我很高兴能为你们帮一点忙,祝你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党建+电网建设” 为产业发展“赋能”

脱贫路上,充足的电力保障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国网庆阳市镇原县供电公司坚持把坚强智能电网作为支撑产业扶贫精准落地的抓手。今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收尾阶段,当地政府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政策,大力发展养殖业,并且危房窑洞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农村新修庄基剧增,农村三相动力电需求量增大;针对这种情况,农网升级改造刻不容缓!

扶贫的事儿马上办。镇原县供电公司紧盯“5.30”、“6.30”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倒排工期,以“党建+”深化提升工程为抓手,把“党建+决胜‘十三五’百日攻坚”配农网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党员服务队队员员们守着“务必把责任扛起来,让灯先亮起来”的庄严承诺,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自我加压,带头亮承诺、比作为,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为配农网工程顺利完成,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十三五期间,全县配农网建设投资约3.23亿元,新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1729.894公里,新建配电变压器1321台,134730万千伏安;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36%,电压合格率提高到99.986%。新建低压线路全部为三相四线建设,配电线路全部换成了安全性较高的绝缘线,供电能力大幅提升,供电质量有了质的改变。大部分农民用起了三相铡草机、粉碎机、揉丝机等电气化设备,用于发展养殖业。

“电工师傅给村里装了变压器,电通到门前地头,大伙再没为灌溉、加工发愁。”镇原新城乡朱塬行政村村民雷天才介绍说,电网改造升级后,户户通了动力电,目前养上十几头牛、圈养几十头羊,也不用担心草料加工问题,一年下来净收入五万元不会有问题。朱塬村曾是省定贫困村,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村里发展起了养殖产业,以前种土豆全看天意的贫困村,如今发展成了富裕村,已全员实现脱贫。

“党建+新能源消纳” 为脱贫攻坚“造血”

走进镇原县孟坝镇大寨村,只见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划一坐落在新农村的屋顶,在阳光照耀下,散发出迷人的宝石蓝,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更好地发挥“党建+”在新能源消纳中的重要作用,镇原公司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党建+新能源消纳”工作要求,积极开拓能源服务新业务,广泛宣传并推动清洁电能替代,满足客户多样化用能需求。

笔者了解到,镇原县2018年2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全部实施了屋顶集中式光伏项目,扶贫惠农1156户,户均功率3千瓦。所发电量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三类资源区0.75元/度)收购,单户全月全额发电400度可实现每月300元的经济补贴,全年就是3600元的收入,3600元对一个贫困户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

家住孟坝镇大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农户马文荣高兴地说“自家屋顶开电站,国家投资,农户受实惠,足不出户就见钱,水电费、油盐酱醋费用有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得到了有效验证,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开启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

在业务上,该公司优化光伏业务流程,全程跟踪服务,从业务受理、现场勘察到装表接电、并电入网实施全过程节点化服务;在服务上,镇原公司定期组织党员及技术人员对已并网的客户开展延伸服务,上门巡视检查光伏发电线路、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及时帮助排除,解决客户在使用中的困难,确保客户光伏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截至目前,1156扶贫户,累计上网电量911.43万千瓦时,发电量911.43万千瓦时,累计上网电费280.59万元,累计补助电费403.64万元。

“齿轮转动马达响,美丽乡村电力足。”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国网庆阳市镇原县供电公司将牢记责任和使命,时刻发扬“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的斗争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美丽乡村振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镇原交出一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新时代合格答卷!


文章关键词: 国网庆阳市镇原县供电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