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做好“用、留”文章 凝聚人才向心力 ——聚焦我市人才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三

2024-05-15 10:55:21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谢耘   浏览:104 评论(0

“帮我理清思路,开阔眼界,太及时了!”“这样的活动希望多搞点!”近日,在柳北区“青·启工程”青年民营企业家提升计划活动中,不少青年企业家向组织活动的共青团柳北区委书记罗治才说道。活动中,企业家们聆听了创业经验分享、法务和税务知识培训、金融政策讲座等,不仅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更营造出民营企业家交流互鉴、成长成才的良好生态。

柳北区青年民营企业家们的心声,折射出我市人才生态的一面。打造人才“强磁场”,引进来是“先手棋”,留得住、用得好是关键。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人尽其才”的广阔舞台,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步绘制“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让人才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产业发展急需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到乡村振兴一线施展才华,通过提供高水平干事创业平台和配套服务保障“拴心留人”。

人才成就事业,事业托举人才。我市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一线的实践经历锤炼“两工”人才。发挥工程师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科技人才助企”专项行动,支持广西科技大学109名博士进入上汽通用五菱等39家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开展课题项目研究113项,攻关企业核心技术47项,通过技术培训、研究生培养等方式培育工程师476人。我市还健全工匠人才“名师带徒”培育模式,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分设机加工、汽车制造与维修等6个分联盟,推动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取得“双丰收”。2022年以来,共完成2438项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和工艺工装设计改进项目。

我市还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磨砺人才。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特色产业需求选派科技特派员,提供科技试验示范、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做到专业对口、供需匹配,2023年完成科技特派员选派217名,累计服务总天数5574天,服务基地数1771个,服务总规模47.8万亩;持续开展专家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针对基层产业发展定位和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实际需求,选派新一批48名专家人才联系帮扶27个项目。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科副科长葛智文就是我市专家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一名专家代表。“我们主要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帮助茶农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培养基层技术人才。在我们的努力下,相关科技项目获得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助力三江侗族自治县获得‘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称号。”葛智文说,专家人才下乡服务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能够“订单式”帮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以“情”拴心,以业留人。我市发挥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城市生态宜居的优势,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创新打造智慧人才服务平台“龙城人才码”,实现引才补贴、购房补贴、优诊就医、子女入学、在职深造补贴5项政策网上申请;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和“畅行”计划,为人才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全区率先建成“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落实医疗优诊、子女入学等一揽子服务,发放人才医疗优诊卡1471张,办理子女入学255人次;开展“青心恋”青年人才联谊交友活动、建立两批15家“人才驿站”等,为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持续努力。


文章关键词: 凝聚 人才 向心力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