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用好创新杠杆 撬动“产才融合” ——从我市几家企业的具体实践感受创新能量

2024-01-09 10:19:42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荀诗媛   浏览:189 评论(0

2024年初,广西汽车集团在武汉理工大学挂牌设立的广西汽车集团智能网联(武汉)研发机构,迎来双喜临门:一是研发机构晋升市级智能网联(武汉)研发飞地。二是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研发飞地联动武汉高校对口专业教师团队,开展多类型传感器融合目标识别等技术研究开发,助力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主编广西首项高级智能驾驶地方标准;自主研制的高级智能驾驶控制器——菱御控制器,匹配智能驾驶接驳车,在限定区域实现L3、L4级智能驾驶。

成绩来之不易,也让坚持探索“柔性引才”模式的广西汽车集团尝到甜头。

广西汽车集团智能网联(武汉)研发飞地驻地经理钟声峙回忆,多年前企业与武汉部分高校、企业联合开展高级特定场景智能驾驶控制器研究,通过网络等方式互动,信息传递时效较低。后来,“人才飞地”政策的落地,才打破企业引进人才的局限性,他所在企业开启了“人才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落地留在柳州”协同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跨越一小步,企业效益提升一大步。民营企业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主动出击,申报建设双英(重庆)联合创新人才飞地研发基地。

双英集团借力重庆高校院所的资源建设人才飞地,既能解决柳州、重庆两地部分人才就业问题,还能帮助双英集团突破汽车座椅总成、汽车座椅内外饰的关键技术瓶颈,确保企业创新能力保持在行业前列。双英集团项目规划部总监张思维说,坚持科技创新,近年来集团营业收入实现稳中有升,研发投入呈现递增的趋势。2022年,双英集团研发投入9800多万元,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1亿元。研发带动产出,该企业收获的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外贸订单,随之增加。

应用创新杠杆,企业收获颇丰。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产品创新中心上海中心,多举措引智和引技,厚植发展新动能,加速我市新能源汽车造型的迭代更新。

“在产品创新中心上海中心,留给研发人员的开发周期很短。柔性引才模式,打破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条条框框,采取招聘、项目合作等形式,吸引高层次专家人才‘为我所用’,人才集聚机制灵活,人员薪资收入增加。”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心人才飞地经理杨风介绍。

据悉,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吸引国内外各大知名院校的200余人进驻上海中心,应用新能源汽车前瞻技术逐步攻克技术难点,赋予新能源汽车新技能。

此外,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柳工深圳研究院,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吸引和聚集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中高端人才,建立了由24人组成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专家团队;联合高校开展项目合作,与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等联合开展无人驾驶和大数据领域的产品开发,为企业创造经济产值9000万元。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对于高端人才,与其和一线城市抢人,不如共享资源。目前我市运用人才新政,引进E类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17人,其中产业类50人。去年,我市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1个、新型研发机构3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级孵化器1个。


文章关键词: 创新 产才融合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