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数据折射专精特新企业活力与潜能

2023-02-21 10:01: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郭倩 黄兴   浏览:85 评论(0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强链补链的关键所在。近期发布的多项研究和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抗风险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呈现亮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力持续提升,发展韧性更足。

  总体运行平稳 盈利能力翻倍增长

  在重庆市璧山区的重庆日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日联),一辆辆货车正排队装货。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日联科技的重庆分公司,重庆日联专注于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生产研发,“目前企业订单充足,已排到今年4月以后,现在天天都在忙着赶生产。”

  “我们的产品广泛用于各类压铸类零部件、铝件等产品检测。相比传统的人工检测模式,可一目了然地看到气孔和杂质,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和质量。”重庆日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持续强化研发,产能连续增长,2022年公司产值达9000余万元,同比增幅达10%以上。

  深耕细分领域稳扎稳打,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专精特新指数发展研究洞察》从创新指数、扩张指数、抗风险指数三方面衡量企业发展。其中,抗风险指数结合“小巨人”企业的订单量、投融资情况、分公司数量等多维度指标,用以度量“小巨人”企业对内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抗风险指数虽有起伏,但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其中,相关企业新增分支机构关键指标上升明显,从2019年的824家上升到2022年的1009家,增加22.45%。从行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增分支机构数量最多,为474家;新能源汽车新增分支机构数量的增长速度最快,达55.56%。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资源所日前发布的《我国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研究(2022)》,对截至2022年9月30日在A股上市的6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全面分析,也印证了专精特新企业增长速度较快、盈利能力较强的特点。

  上述报告显示,上市“小巨人”企业近五年的平均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17年平均营收为5.54亿元,2021年达到12.84亿元,实现了2.3倍的跨越式增长;企业平均净利润逐年攀升,2021年达到1.6亿元,是2017年的2.83倍。

  创新动能释放 新兴产业呈现亮点

  多项研究报告显示,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小企业支撑起大创新。

  赛迪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为202.7,较2021年同比增长27.0%。具体到行业,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活力最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指数增长最快,2022年较2021年同期增长36.2%。

  “综合相关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稳经济政策加速落地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快速实施,企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动能加速释放,产出效率明显提升。”赛迪研究院研究员汉琳说,特别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应用向传统产业渗透不断增强,关键技术、先进工艺等创新成效显著。同时,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步伐明显加快。

  具体到研发投入和产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五年上市“小巨人”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22.15%,明显高于沪深300、中证500等板块。上市“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平均密度为85.2件/人,高于沪深300的38.11件/人。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就我国已培育的四批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了研究。《报告》显示,“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超一万家;15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资源所所长陈正坤说,透过数据可以看出,“小巨人”企业优势显著,研发投入强劲,发明专利密度高,总体呈现出高成长、高研发强度的特点,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小巨人”企业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丁本领介绍,九江港将加大港口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23年推进11个码头项目建设,投资总额约30亿元。

  记者在九江市湖口县银砂湾作业综合码头工程建设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加快码头桩基工程建设。“该码头建设2个5000吨级散货出口泊位和4个5000吨级散货进口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150万吨。”江西省港口集团九江港口项目建设指挥部银砂湾项目办主任郭辉说,作为江西省重点项目,该码头建设今年春节期间未停工,整个工程预计2024年8月竣工验收。

  日最高车流量超过7万辆

  沪昆高速公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其江西段干线全长525公里。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正月初六当日沪昆高速公路江西段断面车流量达到7.48万辆,比2022年正月初六增长1万多辆,突破历史最高值。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是沪昆高速公路自西向东进入江西的第一站,记者在萍乡市湘东区走访看到,物流运输企业订单“饱满”,一片繁忙景象。“从统计数据看,2022年12月的货运量较前一个月翻了一倍。”江西中为优服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菊华说。

  对此,货运司机方洪岩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以前运一单货回来要等几天才有货,现在回来马上就要装货走。

  这样的繁忙场景出现在沪昆高速公路沿线不少地方。记者在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饶基地看到,生产线一片忙碌。该公司物流经理程曦介绍,2023年企业签单饱和度超过50%,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企业订单多,交通运输忙。一个个亮眼的“流动”指标,折射出江西各地物流运输繁忙、经济活力迸发的生动图景。

  (新华社南昌2月20日电)


文章关键词: 数据 专精特新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