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氢能产业白皮书:2030年电解水制氢将成供氢主体

2019-06-28 16:15:52   来源:   浏览:203 评论(0


2019-06-27 16:34:40 网易汽车

6月26日,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白皮书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氢能自主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化逐步呈现能源与制造大型骨干企业加速布局、基础设施薄弱,有待集中突破、区域产业集聚效应显著3个显著特点。在基础设施方面,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燃料电池零部件及应用环节,氢能储运及加氢基础设施发展薄弱,成为“卡脖子”环节。

白皮书介绍称,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有碱性水电解槽(AE)、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和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SOE)。

氢能产业白皮书:2030年电解水制氢将成供氢主体

其中,碱性电解槽技术最为成熟,生产成本较低,国内单台最大产气量为1000立方米/小时;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流程简单,能效较高,国内单台最大产气量为50立方米/小时,但因使用贵金属电催化剂等材料,成本偏高;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采用水蒸气电解,高温环境下工作,能效最高,但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白皮书认为,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除部分气体公司外,市场化供氢渠道有限。结合不同技术路线制氢的产能、经济性以及碳排放情况,不同地区须依据其资源禀赋进行选择。

白皮书预计,2030年左右氢能市场发展中期,氢气年均需求约3500万吨,煤制氢配合CCS技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将成为有效供氢主体,积极推动生物制氢和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技术示范,氢气实现长距离大规模输运。

长远期阶段白皮书预计,2050年左右氢能市场发展远期,氢气年均需求约6000万吨,中国能源结构从传统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元格局,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将成为有效供氢主体,煤制氢配合CCS技术、生物制氢和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技术成为有效补充,整体氢能供给充裕,并可实现千万吨级绿色氢气出口。

文章关键词: 氢能产业白皮书:2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