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工业之城的厚积薄发——“柳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系列报道之二

2021-02-08 10:58:30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荣瑶   浏览:120 评论(0

工业柳州故事多,正如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来柳检查指导工作时所说:“柳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2020年10月,在一场以“一块钢板的奇妙之旅”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上汽通用五菱与宝钢、上海大学等五家单位的顶尖专家与全国各家媒体代表面对面而坐,问答来往之间,外界得以知晓并震惊——专家团队耗时多年攻克了汽车用钢热冲压技术。

在这场研讨会前,相关科研项目刚刚获得“2020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钢铁协会专家曲起说道:“这意味着我们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技术壁垒!”

在这场研讨会后,率先应用该技术的五菱凯捷于2020年11月1日在海南万宁上市。“五菱凯捷车身热成型超高强钢应用比例甚至领先于部分豪华品牌车型!”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市场总监周钘激动地说,这是目前应用在汽车上强度最高的材料,原本高大上的技术,通过五菱走进寻常百姓家。

一块钢像是一个穿越时空的“按钮”,上汽通用五菱统领各方力量攻克国外垄断技术的场景,与1927年夏天发生在柳州大地的一件事奇妙重合了……

如果用三样物品来概括柳州深沉而独有的工业底蕴,可以是“第一辆车、第一炉铁水和第一袋预包装螺蛳粉”:第一辆车确立柳州发展工业的主线,第一炉铁水展现柳州工业初具规模并走向辉煌时刻,第一袋预包装螺蛳粉则见证柳州工业逐浪新时代的高光重现。

绝处逢生 巧遇曙光

1927年夏天,广西汽油告罄,百余辆汽车停驶。新桂系在战争中陷入被动,痛定思痛后,铁了心要试制木炭车。1928年,新成立的柳州机械厂临危受命,重金聘请广州、香港和英国等地技术精英,集中力量研制。随着外聘专家聘期结束一一撤出,研制并未成功,本地的“土专家”们却不愿放弃,最终在1933年年底将技术难题一一攻克。试制成功的好消息乐坏了新桂系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立即乘上广西第一辆车到南宁市街头“潇洒地走了一回”。

木炭车的诞生掀开了柳州工业发展的第一页,柳州机械厂也因此被誉为“广西机械工业的摇篮”。

上世纪60年代末,全国再次迎来“汽车热”。当时的自治区革委会提出生产汽车的要求,原柳州农业机械厂主动请缨。同样是史无前例、一穷二白,但广西第一辆汽车还是在1969年诞生了。

传奇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0年至1982年,原柳州拖拉机厂顶住各方压力,悄悄引进日本微型车自行研究,制造出广西第一辆微型车,即家喻户晓的“高顶篷”五菱微车。这也为2009年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柳州确立全国知名大汽车城地位埋下伏笔。

柳州人冲破阻碍、敢为人先的动人场景一次次再现,柳州工业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韬光养晦,逐渐凝聚成一股强大的能量。

破土开荒 建造辉煌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柳州却凭借蓄积的工业能量迅速聚集工业规模,在“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居广西各城市之首。之后,中央要将柳州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有关部门从武钢、马钢等钢铁厂选调一批得力干部、熟练工人,并在得到各方力量无偿援助后,在北郊雀儿山脚下,柳州钢铁厂开始了热火朝天、艰苦创业的建设高潮。1960年,柳钢1号高炉建成并生产出第一炉铁水。

在这一时期,柳工第一台推土机等许多“第一”诞生,柳州形成了以机械、冶金、化工等产业为主的基本框架。

柳钢的跌宕起伏是柳州工业历史推进的一个缩影。1980年,柳钢走出了持续多年的低迷状态。柳州顶住压力,推出一系列掷地有声的改革。1985年、1986年上半年,在全国72个工业城市中,经济效益好的城市仅有10个,柳州排第一。随着市电风扇厂、市牙膏厂等崛起,柳州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逐浪革新 名扬四方

2014年,柳州第一袋预包装螺蛳粉在柳南区和平村诞生。从此,预包装螺蛳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旺盛生长起来。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汉霖认为:“工业思维推动行业标准快速形成,产业加速集聚。”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市领导在广西代表团记者会上,顺手拿出一盒螺蛳粉,并以此为例生动地讲述了柳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一年,直播带货还没火起来,市领导为柳州螺蛳粉代言之举引发了大批媒体的聚焦,他们纷纷将镜头对准这座老牌工业城市焕发出的鲜嫩枝丫。

柳州螺蛳粉以网红身份正式出道了,成为工业柳州的一张闪亮名片。工业思维悄然成为柳州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公式”。

万流汇聚 新程起航

2021年,柳州工业开局亮眼,高质量发展势头劲猛。1月,五菱凯捷获中国品牌MPV销量冠军,宏光MINI EV再度问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从广西第一辆木炭车到第一辆“柳江”牌汽车再到第一辆新能源汽车,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的柳州依旧保持着争先的姿态。

天地苍茫看龙城,乱云飞渡仍从容。2020年,柳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压力,依然取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历史首次超1000家、钢材产量创记录超1700万吨、袋装螺蛳粉销量突破100亿元大关等好成绩。

如今,工业柳州一呼百应,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装配式建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无人驾驶、5G遥控装载机等产品也渗入到柳州人的生产、生活。敢为人先、超前发展的工业柳州在新时代又增添一丝科幻色彩。

文章关键词: 工业之城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