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网盐城公司:让生态电网筑起“生命鸟巢”

2020-12-16 16:19:51   来源:   浏览:132 评论(0

2020-12-16 08:34:02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吴 文 陈 昕  

报载:最近,大批的候鸟相继飞抵亚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质潮间带湿地、中国首个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条子泥湿地,国网盐城供电公司此前把湿地保护区内的架空线路全部入地,在鸟类栖息较多的湿地周围供电线路沿途搭建人工鸟窝,不但保护了鸟类的生存繁衍,也让因鸟类导致的线路跳闸次数同比下降98%。

我们知道,生态是盐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最深厚的底蕴,实施构建"生态+电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探索"生态+电力"发展模式、生活模式,将"生态+电力"建设融入全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有助于优化社会用能结构,加快盐城经济社会生态化发展,全面融入以电为主的城市能源系统发展的各个环节,可以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实现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和绿色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以及产业转型、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转变等多种手段,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实现城市生态文明进步。

国网盐城供电公司为保护生态环境,不新建铁塔,就在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境内的滩涂上新建了一条385米的电缆隧道,在地下敷设220千伏双回电缆,工程造价多达2642万元,实现了湿地保护区内的架空线路全部入地,不仅提高了线路、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也为珍禽提供了更为安全的生存空间;同时,在鸟类栖息较多的湿地周围供电线路沿途搭建人工鸟窝,引导鸟类远离线路,以解决大型高原飞禽在线路杆塔停歇和筑巢时遭电击伤害的问题,不但保护了鸟类的生存繁衍,也让因鸟类导致的线路跳闸次数同比下降98%,降低了运维成本,实现了"电力+生态"的双赢的理念。

由此,为了鸟类与电网和谐共处,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前提下,既要为候鸟提供栖息落脚的地方,又要保障电力线路安全运行,我们学习国网盐城供电公司的做法,建立"生态+电力"应对鸟类生活的评价指数,不计新建线路的成本代价,用生态电网筑起"生命鸟巢",实现绿色发展与电网生态互动双赢,积极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文章关键词: 国网盐城公司:让生态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