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印发《2023年全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2-28 09:47:1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浏览:197 评论(0


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关于印发《2023年全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桂产业振兴指挥部综合〔2023〕8号


各相关区直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振兴,抓项目扩增量、增投资强后劲,自治区政府决定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制定了《2023年全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

1. 2023年全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doc

2. 制造业项目建设年任务分解表.xls

3. 2023年第一批制造业重点项目清单.xls


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代)  

  2023年2月24日     



附件1:


2023年全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振兴,抓项目扩增量、增投资强后劲,自治区政府决定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打赢打好工业振兴攻坚战,大力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持续推进十项重大工业项目和“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推进补链强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增产增效等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工业投资扩量提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控制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制造业重点项目投资目标。2023年推动补链强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增产增效等制造业重点项目各500项以上,力争完成投资1650亿元以上。

(二)制造业重点项目开竣工目标。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2023年力争全区新开工制造业重点项目超过480项,竣工投产制造业重点项目超过480项。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进补链强基项目,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关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关键产业链,加快引进产业链上的缺失环节项目,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我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2023年全区推进补链强基项目500项以上,完成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

1.汽车产业。加快推动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广汽新能源整车基地、弗迪年产4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全产业链,稳步扩大中高端车型比例,加快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打造品牌国内一流、产品体系完善、零部件配套安全可控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建设面向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2.机械产业。加快推动柳工智能国际工业园、玉柴规模倍增工程、桂林福达高精密齿轮智能制造建设项目(一期)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和智能电网等产业链,加快高技术船舶、海上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强机械装备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培育国家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打造面向东盟的机械装备出口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3.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加快推动中伟新材料南部产业基地、华友锂电二期、金海岸高性能电解铜箔、南南铝加工价值链提升工程、川金诺年产1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上游材料,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铝、铜及其他金属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发展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领域用材,构建原料保障可靠、精深加工能力突出、优势产品丰富的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4.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推进中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华谊三期、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桐昆钦州绿色化工基地一期化工新材料、长科三期等项目建设,加快炼化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减油增化和精深加工,推动基础化工原料向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延伸,加强与东盟国家化工产能合作,支持在钦州建设石化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北部湾国家石化化工材料保障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5.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加快推进贵港国家绿色家居产业园、广西崇左扶绥山圩产业园林产林化基地、广西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林木精细加工补链强链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板材本地深加工率,加快高端绿色家具家居发展,主动承接东部家具家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绿色化、生产智能化、产品个性化、市场电商化、品牌高端化发展,打造原材料基地—人造板—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木材加工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林业局;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6.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瑞声科技南宁产业园、桂林领益制造智能制造结构件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声学光学、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网络通信设备等,聚焦“屏芯端”产业链,积极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与东盟国家整机组装企业形成产业配套,积极构建“东部技术+广西制造+东南亚组装”的电子信息跨区域跨境产业链,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研发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7.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推进今麦郎食品饮料生产项目、龙源山茶健康产业综合示范、兴柳年产18000万包袋装螺蛳粉、皇氏乳业来宾乳制品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制糖、植物油加工、谷物加工及特色米粉、酿酒、肉制品、水产品、精制茶、乳制品、天然饮用水及饮料制造、果蔬加工、休闲食品,加快推进桂酒振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积极开发新兴产品,打造生态特色突出、多元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8.纺织服装产业。加快推进玉林(福绵)生态纺织服装工业园、岑溪泰森新纺织产业集聚区、国色天丝产业园、世纺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棉纺织、丝绸、印染、服装、羽绒、产业用纺织品,加快引进茧丝绸延链补链项目,壮大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下游产业,加快发展服装和家纺深加工,构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质效优良的纺织服装产业,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9.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修正集团贵港医药产业园、河池大健康生物医药药融园、柳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研发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推动中药民族药全产业链跨区域深度拓展和融合,统筹推进化学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生物技术药和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我国西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增长极。(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

(二)着力推进“三化”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我区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2023年全区推进实施“三化”改造项目500项以上,完成年度投资380亿元以上。

1.加快企业高端化改造。组织实施曙光航空轮胎技改、北港精密带钢生产线优化结构、迅虹3D打印设备及环保包装产品生产基地等项目,以工艺、装备、产品和管理创新为重点,引导企业通过采用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线,提高科技含量与产出效益,推动我区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2.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皇氏乳业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深科技智能手机制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永达“5G+工业互联网”数字智能工厂项目等项目建设,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大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力度,推进数字化升级“十百千万”工程,加快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冶金、糖业等领域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大数据发展局;配合单位: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3.推动企业绿色化改造。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德保百矿NEUI600kA系列新型节能槽技术改造、锐异25 万吨/年富稀贵金属物料综合回收及安全处置、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锌氧压浸出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电力、制糖、铝、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节能技改,推进实施减碳降耗先进技术,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争创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三)着力推进增产增效项目建设,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聚焦工业稳增长,加快推进挖掘现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2023年全区推进实施增产增效项目500项以上,完成年度投资520亿元以上。

1.推动企业扩能增产。推动邦琪现代中药制剂生产线扩能增效技改、美斯达年产3000台挖掘机3000台装载机生产基地、华润怡宝南宁工厂二期扩建、三金中药城生产仓贮及配套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扩能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等方式,提升现有产能,扩大生产规模,为工业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2.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广钢冷轧厂新增精整机组工程、福臻车体高端模具生产线升级改造、格思克SMT生产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鼓励工业企业采用柔性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在线监测预警追踪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集成应用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施装备改善和工艺改进,提升装备水平。(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3.推进扩品种提质效。加快上汽通用五菱EQ100产品、东风柳汽全新智能家用MPV产品开发、长科ABS产品升级项目等项目建设,支持工业企业完善补齐产品线,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改造升级,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新产品,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项目投资调度。突出抓好“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和“千企技改”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十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紧盯全年任务目标,采取专题协调调度、现场调研、通报等形式,督促各市各部门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按月跟踪监测制造业重点项目清单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议,针对推进缓慢的项目组织开展专项调研,协调解决抓项目扩投资中的问题,服务项目业主加大投资力度,形成更多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二)强化项目开竣工。实施开竣工项目清单化管理,组织开展集中开竣工活动。定期跟踪项目推进进展,对新开工项目,要了解制约项目开工的审批、用地、环评、融资等主要问题,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对具备条件的项目强化协调,及时解决项目存在问题,加快推进项目早日开工。对竣工投产项目,要研究细化厂房建设、设备调试、竣工验收、生产准备等关键环节工作任务,督促企业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协调有关单位加快竣工验收、证照办理等工作,保障生产运行要素供给,确保项目按计划实现竣工投产,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林业局,工业振兴特派办,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三)强化项目问题协调。实行“双组长工作责任制”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竿子插到底”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实施部门常态化协调机制,定期梳理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通过开展现场调研、召开专题协调会、下发督办函等方式,加大协调服务,督促问题解决,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充分发挥好工业振兴特派员作用,派出工作队深入重点工业企业扩大投资项目现场调研,梳理存在问题,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加强指导服务,协调推进项目建设。(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林业局,工业振兴特派办,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四)强化项目谋划招引。深化应用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全景图,推动各市重点谋划储备一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强、投资规模大的重大项目,以及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实施重点产业链招商攻坚提升行动,依托比亚迪、华谊、恒逸、华友、广投、柳工等链主企业,梳理建立细分领域的目标企业清单,完善产业链招商地图。聚焦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石化化工、高端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绿色家居、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重点制造业,每季度组织有关市及重点园区赴重点区域开展制造业专题招商,推动各市重点围绕3—4个优势产业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和重点特色专业园区。2023年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比重达40%以上;新签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达45%以上。(牵头单位:自治区投资促进局;配合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五)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产业园区和制造业项目建设应符合‘三区三线’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管控要求,各设区市在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要重点保障重点工业用地,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占年度出让土地总量的比重不低于30%。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自治区统筹保障并实行用地指标核销制,占用林地的由自治区争取统筹保障林地定额指标。对纳入各设区市合理用能实施方案且能耗强度低于“十四五”新建工业项目能耗强度控制值的项目,审批前不需要制定具体能耗落实方案。推动各市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开展区域节能评价,对完成评价的园区采用项目节能审查承诺制。优化环评制度,单个项目在符合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条件下可简化部分环评内容。对不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制造业项目,不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制造业园区开展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牵头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展改革委、林业局、生态环境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六)强化资金扶持力度。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400亿元支持工业发展,重点支持投资规模大、对产业升级有引领带动的重大工业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开展精准扶持。优化园区专项债券资金安排,围绕服务龙头企业项目建设需要,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支持项目落地建设,有力支撑工业投资增长。系统梳理制造业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持续推送“技改贷”“三企入桂贷”“重大项目贷”等“桂惠贷”支持工业企业清单,深化产融合作,开展多层次政银企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稳步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比例,力争2023年“桂惠贷”投向工业企业10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广西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统筹协调,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实施,相关区直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组织实施,建立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协调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二)压实工作责任。实行自治区、市、县三级共同协调推进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工作机制。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分解制造业项目建设年年度目标任务、印发和组织实施制造业重点项目,各设区市、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出台本辖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年度完成投资、开竣工目标任务,逐个项目落实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强化督导检查。建立月度报送、通报机制,各区直责任单位要在每个季度末报送工作总结、各设区市要在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的目标任务推进情况到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汇总,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每月通报各市完成情况,对年度完成投资、开竣工项目等指标连续两月排名后3名的市发提醒函,同时将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列入全区性的工业督查检查活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四)加大舆论宣传。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及各设区市要组织新闻媒体对项目建设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利用政务网站、网络新媒体等载体,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我区支持制造业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实施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营造全区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image.png

文章关键词: 制造业 建设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