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车 | 耗时 24 ms

院士与柳州企的“双向奔赴”——揭秘广西实验室的硬核实力

这是自治区政府批准组建的第一家自治区实验室,是广西最高层次、最高水平的科技创平台!8月3日,由上汽通用五菱牵头组建的“广西实验室”揭牌成立。

后补贴时代引领发展——解读《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应用攻坚行动方案》

今年以来,在八桂大地刮起一阵阵风:推广应用“柳州模式”升级为“广西模式”,全区积极推广“柳州模式”的成功经验,打造城市出行“生态”。

多方部署 智网联汽驶入“快道”

记者注意到,多地多部门正密集部署一轮措施,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并围绕激励技术创、优化政策供给、加快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自动驾驶和联网示范区等多方面推动智网联汽产业化进程。  

2022-10-24

东风柳汽涉水课题攻关成功整水密性达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2018年《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实施办法》要求,生产厂商及其型需出具涉水等多项专项检验报告。

! 这些细分领域值得研究

未来几年依然维持高增长,一定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今天分享几个细分领域供大家学习。三元前驱体龙头——中伟股份:反超龙头位居行业榜首,深度绑定优质客户,厚积薄发!

2021-02-08

预计2023年销量将达850万辆

全国乘用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3中国电动汽百人会论坛上表示,2023年的经济发展要靠市推动,城市汽消费未来将以增换购为主,高端化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3-05-08

中汽协:3月销量同比增34.8%

3月,产销分别完成67.4万辆和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市场占有率达到26.6%。出口方面,3月,汽企业出口36.4万辆,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1.1倍。

2023-05-09

九连降 转型阵痛催生格局

2020-04-30 14:12:18 闻EV   作者: 王金玉  3月,我国产销量继续下跌,已经实现九连降。

2020-04-30

我国销量蝉联全球第一

中国汽工业协会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3-02-17

遇“原材料之困”,如何破局

今年以来,碳酸锂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企产生的效应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给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不小压力。是什么原因让锂价持续走高?

2022-04-11

北汽与国网电动汽签约 促进汽产业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换电技术作为一项电动汽补给技术路线获业界认可,换电模式也得到各地大力支持。据介绍,该换电站日换电力可达300次以上,换电时间很短,几乎与燃油加油时间比肩。

2020-08-10

和充电桩 迎来发展风口

2020-05-25 08:09:54 证券日报   作者: 龚梦泽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充电桩,推广

2020-05-26

全球乘用上半年销量榜单

2019-08-01 08:18:42 第一电动网根据EVsales数据,2019年6月,包括纯电动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型在内的全球乘用总计交付264591辆,同比大幅增长67%,取得至今为止第二好成绩

2019-08-01

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 产业未来15年蓝图初现,企业该如何解读?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节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定了以纯电驱动为发展和汽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产业化的方向。

2019-10-22

2月乘用私人上险占比创

2021-04-02 10:42:31 盖世汽日前,国内2月乘用上险量出炉,数据显示,2月乘用上险量约为9.37万辆,由于今年2月恰逢春节且1月乘用上险量高开,2月乘用上险量环比下降约

2021-04-02

永磁电机造就“强大内心”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进电动)牵头研发的高性永磁电机已经装机超7万台。

2019-10-09

郑州再添20辆氢燃料公交

2019-12-24 09:19:10 郑州日报23日,郑州公交三公司开始对20辆氢燃料公交进行审验,很快该批氢燃料公交将会替代老型上线运营。

2019-12-24

充电给予一定补贴 上海

其中包括:今年内增加4万个非营业性客牌照供应额度;对本市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国四以下排放标准汽,并且购置国六排放标准汽的给予4千元补助;对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充电费用给予5千元补贴;扩大应用规模

2020-04-24

动力电池:风口下趋势上行

不过从历年销量数据来看,一季度是需求淡季,占全年比例较小,对行业影响相对可控。

2020-06-02

安徽产量同比增长142.7%

截至6月底,全省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居全国第8位,为皖企上市“助跑提速”。

2022-08-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