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以大代小市场激增,风机寿命是否需要20年?

2023-03-29 09:09:23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114 评论(0

近日,“第二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北京召开,会议资料数据显示,随着风电新增装机的持续增长,风电后服务市场也将呈指数级增长。更重要的是,2022年政策和产业双重推动的风电“以大代小”项目相继落地,在示范探索和经验积累下,《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正式文件或将很快出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政策和发展指引。

《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以大代小市场或将激增

根据国家能源局和风能协会各方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含)运行寿命达到15年的风机总规模已经达到12GW,总台数达到了11452台。


2008年以前装机规模数据


2008年以前装机数量

再看1.3MW级以下,运行超过10年的风机数据:

国内单机容量小于1MW的机组主要在1989-2013年投运,数量约1.1万台、总容量约870万千瓦;

投运超过10年、单机容量在1-1.3MW的若干非主流机型数量近千台,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

不难发现,这个单机容量的风机规模已经达到10GW的规模,从2021年到2022年的以大代小改造数据看,目前已经实施的项目不超过2GW,从这个数据看,至少有10GW的以大代小市场即将来临。

超10GW的以大代小市场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根据《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申报稿的要求,15年运行,1.5MW以下单机容量的风电场都可以纳入以大代小的范围。由此可见,而随着以大打小政策的即将出台,球哥算账给出的数据至少有10GW以上的市场新增规模,这个规模在未来1-2年内会因为以大代小办法的实施形成一个改造高峰。

当然,以大代小同样也面临诸多困难,水规总院的查浩处长给出了指导意见,对于“以大代小”实践来说,项目不应仅局限于常规工程建设改造,也应统筹考虑绿色拆除、固体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增强源网协调运行性能等方面,使项目具备技术引领性、生态友好性和示范前瞻性。

实际上,过去2-3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以大代小风电场改造也在陆陆续续的示范线实施,但因为项目的建设流程,土地的属性,电网的接入和电价的困扰,很多项目仅仅是从技术上进行了验证,从经济性上进行了升级,一旦大规模的实施,很多新的问题就会来临。

叶片回收:从球哥统计数据显示,叶片的千瓦重量大约40kg,12GW的风机的叶片规模大约是4.8万吨,目前叶片的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实事求是的说,还没有达到大规模的盈利水平。

金属大部件的处理:设计寿命20年,实际运行寿命15年,可不可以进行再制造进行二次利用,需要从标准上进行设计。

电价问题:未到期,或补贴到期,新的电价政策怎么处理?

资产残值问题:20年的设计运行寿命,15年到期,资产残值如何在财务端进行处理,按老项目技改,纳入到老项目的固定资产?还是按新项目投资,风电场的拆除和残值部分账务处理是个难题。尤其是国企的资产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风机15年寿命终止:技术迭代加速,风机寿命需要20年吗?

风电进入平价时代以来,风机的迭代速度明显加速,2020年从3MW时代,2023年已经进入实际的8MW时代(商业交付),3年不到的时间,单机容量规模增加一倍以上,从目前的技术迭代趋势来看,风电整机的技术还将持续保持这个迭代速度,也就意味着,10年后,或者15年后,今天的大兆瓦风机会不会成为当年的1.5MW风机呢?

实际上,以大打小市场的来临,风电场资产的残值问题成为一个国企的难题,加上风机技术的迭代加速,实际上就给风机的寿命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风机的设计寿命是否需要20年?

先做个假设,风机的实际运行寿命15年,而我们设计的寿命也是15年,可能我们风机的成本或许在现有基础上可能会降低10-20%?按照这个成本设计,风电的度电成本或更加有竞争力!同时也解决了现有风机提前终止寿命的资产残值问题。

更重要的是,设计寿命的缩短,可以更稳定地让风电整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现有的风资源在更新的技术装备加持下,发出更多的绿电,创造更高的价值。

当前风机的价格竞争如此残酷,风机的设计冗余如何控制,我个人觉得行业企业可以探讨这个现实的问题,一旦实际运行寿命和设计寿命吻合,迭代速度也同步,对于行业的更新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