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HJT重大突破!

2022-12-23 09:47:41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164 评论(0

电镀铜工艺

HJT经济性的“钥匙”

众所周知,银浆成本是制约HJT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数据显示,在HJT的成本结构中,银浆成本占比高达24%,而PERC和TOPCon仅在10%和16%左右。具体到耗量上,CPIA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HJT高达190mg/片,而PERC和TOPCon仅为96.4mg/片和145.1mg/片。

据悉,电镀铜工艺制备的纯铜电极电阻显著小于含有有机杂质的低温银浆,且高宽比更大,遮光更少,线宽有望降至20μm以下,在实现“去银化”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因此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过,由于电镀铜工艺存在环保、水平电镀出片效率低、工序复杂、铜活跃易氧化脱栅线等问题,因此产业化进度相对滞后。

海源复材

平凡“外表”之下隐藏着王者的“灵魂”

一般而言,这把打开HJT经济性的“钥匙”,理应掌握在光伏龙头企业手中。但令人意外的是,率先实现产业化的却是海源复材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董事长甘胜泉称,公司的电镀铜技术可同时应用于HJT和TOPCon,从中试情况来看,对标以往的电池银浆,采用电镀铜工艺技术,成本可以降低50%左右,转换效率可以增加0.3%。

虽然如今的赛维已经大不如前,但其依然拥有极为深厚的技术底蕴。董事长甘胜泉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曾直言道,海源复材之所以能在电镀铜工艺方面取得突破,主要得益于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

可以看出,坐拥赛维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海源复材的成功也顺理成章。

 

在今年年初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董事长甘胜泉曾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是企业能够胜出的关键。我们提出希望依托“铸造单晶+微晶硅+铜栅线”等技术,生产全新的高效HJT光伏电池及组件这一目标。

“在HJT电池项目上,海源复材有望将降低能耗、回收硅料及以铜代银等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战略上解决HJT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痛点,使之有望在新一轮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竞争中胜出。”甘胜泉直言道。

显然,作为业内率先实现电镀铜技术应用,且拥有铸造单晶差异化技术的HJT企业,海源复材已经至少领先竞争对手1个身位。未来,随着HJT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公司也将充分享受先发优势所带来的超额利润。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