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N型电池技术异质结(HJT)与钝化接触(TOPCon)是当前呼声最高的PERC下一代电池技术,关于HJT和TOPCon谁更有竞争优势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关于HJT与TOPCon,本公众号曾做了持续分享,去年12月发表了《如何看HJT与TOPCon之争?》,今年8月发表了《异质结(HJT),是光伏革命,还是资本噱头?》
当下,被业内首肯的具备商业化量产前景的电池技术非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和HJT(异质结)莫属,资本市场爆炒的同时,大规模产能快速落地。
就具体技术路线而言,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HJT(本征薄膜异质结)、IBC(指叉型背接触)三大电池技术广受追捧。以成本考量,TOPCon先行一步。
2021-07-12 10:40:49 光伏见闻2021年7月8日,通威太阳能首席运营官萧圣义带领公司技术及商务团队一行,前往江苏微导纳米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导)就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TOPCon
值得关注的是,这波扩产高峰以TOPCon为主,风头明显盖过HJT,显示在技术路线之争上,TOPCon似已抢占优势。
后PERC时代,下一代大规模量产电池技术究竟是Topcon还是HJT?(还是未知的其他?)记者从产业链各环节公司、光伏产投和研究人士多头展开调研,力求还原TOPCon产业化真实现状。
这次的供应链波动导致组件成本上涨,也从某种程度说明,如果技术不进步、不迭代,组件效率和性能不变,那电池和组件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弹性的,下游开发企业更是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非常被动。
2 TOPCon组件已具备盈利性“2016年以后,随着PERC电池大规模导入量产,组件效率从16%提升到21%左右;当PERC逐渐达到量产效率极限时,TOPCon和HJT举起了接力棒。”
目前,TOPCon和HJT成为业内的两大主流技术路线,相对而言,TOPCon由于与PERC高度兼容,工艺成熟度较高,已经初具经济性,成为龙头企业的首选。
以TOPCon和HJT两条技术路线为主导,2021年后N型电池开始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HJT,产业规模持续扩张。金刚玻璃近日再次加码异质结(HJT)光伏电池赛道。
今年HJT的存在感没有Topcon高,与Topcon可以在现有PERC产线升级不同的是,HJT是从0-1的过程,且其成本较高也是产业一直纠结的关键点。
行业观点PERC:光伏电池片目前市场主流技术,效率已接近天花板;HJT、TOPCon 将迎爆发1)PERC 为目前光伏电池片市场主流技术,仍具备几年生命期,但已接近 24%的理论效率极限,经历本轮大尺寸迭代后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同为N型电池之一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也是一条备受关注的技术路线,多家光伏企业同时布局了TOPCon和异质结两个技术路线。最终哪个技术路线能成为N型电池的主流,有待进一步观察。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