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高瓴入局比亚迪,动力 | 耗时 35 ms

激发创业创新活 多措并举全护航

《条例》强化政府支持度,着解决突出问题,为激发广西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安全型压链式储能系统投使用

日前,国网河北省电有限公司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河北电科院)研发的安全型压链式储能系统以10千伏直连方式并电网,标志着该套储能系统正式投运行。

2023-05-22

“新基建”加速跑 特压迎重金布

作为电网投资的主要量,国家电网连续上调2020年全年特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至1811亿元,可带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5411亿元。在加快复工复产的同时,一批工程正在争年内核准并开工。

2020-04-01

2019我国“漂浮不定”的电池格

2018年我国电池销量同增长56%,市场规模已近千亿,预计未来几年电池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超47%,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左右,维持速增长势头。

2019-09-17

电池迎来第二轮全球格重组

2022 年即将开启新一轮定点峰,中国厂商凭借电池技术创新有望进全球车企供应链,如宁德时代布M3P、麒麟电池并通过CTP/CTC 持续迭代打造更话语权,布46 系大圆柱,把握宝马、特斯拉技术应用趋势

2022-07-14

我市举办专题培训活 知识产权赋能 助企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冯浩)4月23日,一场主题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 护航柳州质量发展”的专题培训活在国家级柳州人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60余家企业代表及有关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和法律服务机构代表近百人参加

重庆市生态环境:78项行业项目不纳环评

2020-06-16 11:21:44 上游新闻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印发《重庆市不纳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类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助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2020-06-16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协同”行计划专项申报指南建议的通知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协同”行计划专项申报指南建议的通知(桂科发〔2025〕13号)各设区市科技,各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

超越 蔚来成为国内市值最车企

这个市值也正式把蔚来汽车送到了国内最市值整车企业的位置上。此前国内整车企业市值排名第一位的汽车昨日股价略有回收,目前的总市值为4696.5亿元。

2020-12-02

刀片+储能,开启绿色梦想新征程

佩刀魔方储能首发储能政策支持和商业模式日渐明朗,储能的商业化进程加快,吸引了大批玩家场。朋满座之下,储能技术和产品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07-11

新能源领域的后者 SERES逆袭成为“种子选手”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拓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布者,传统车企开始发新能源,造车新势更是以新能源基因而生,然而在市场一片火热背后,用户仍然对里程焦虑、充电桩设施不完善、电池可靠性提出质疑。

2019-04-25

智能化助企业提质增效

今年,该企业加大生产线自化投,助企业提质增效。今年9月该企业汽车零部件下线15万台套,10月预计产能达18万台套。企业作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链核心供应商,月配套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万台套。

汽车零部件企业马全开赶订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车乐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汽车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扎实推智慧农业建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11月21日,市长张壮到融安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强调要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造车新势2019交付盘点:领头格初现,国产特斯拉正式

好在2019年,造车新势无论从“质”还是“量”上,相2018年都有了很大进步。

2020-02-25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2025年三季度加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3医药行业企业三季度当季产值环二季度增长4%以上三季度当季工业用电量、利润总额、就业人数的其中一项同增量大于零对2025年三季度当季产值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按最不超过2025年三季度当季产值较二季度环增量的

前八月“柳字号”出口东盟国家同增长66.5% 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出口增长较快

其中,我市对越南进出口增长最快,达31.9亿元,同增长104.7%。从日常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车、各类家电,到物流领域的大卡车,乃至基建项目中的工程机械和搅拌车……“柳字号”已经深越南市场的方方面面。

重创新重科研 塑造发展

一家家分布在各县区、各产业领域的企业技术中心,成为了推我市经济发展的科技之源。

逆势飞扬开新——探寻我市研发投经费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区前列的背后

2022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1000万元以上企业增长至52家,同增长30%;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至149家,同增长46.07%。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新质生产强劲

当前,我市正以“9712”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全工业质量发展。上半年,九大重点产业完成产值1733.8亿元、增长7.5%,占全市产值重92.2%,拉全市产值增速6.9个百分点。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