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首创螺蛳粉 | 耗时 16 ms

柳南区携手山东寿光集团打造蔬菜基地 助力柳州高质量发展

其中,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悦享集团与柳南区共同打造的柳南区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将助力柳州原材料高质量发展。

​柳州产业背后的接力坚守——市政协提案助推“小米、大产业”发展一瞥

选题准发出政协好声音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柳州酸笋和柳州火遍全国。2014年,家生产预包装企业在柳南区和平村诞生,预包装柳州一下子名声大噪。

数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分级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提档升级。

2022-09-21

又成产业“助推器”——柳南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名单

今报柳州讯(记者石红星 通讯员芦晓峰)日前,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名单>的通知》,同意110个单位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柳州全产业链年度行动计划出炉 让海内外“丝”更好品味特色美食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粟桂利)今年以来,柳州外地“丝”蜂拥入柳,或乘柳州特色公交专线,或拿出旅游攻略按图索骥,终于解了馋;返岗、返校,柳州人还解锁了带上现煮的柳州打“飞的”、赶动车的办法

上半年柳州寄递量超五千万件 “快递+柳州”项目助力寄递行业高质量发展

装有柳州的包裹在设备上快速分拣。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帅君报道摄影)昨天上午,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柳州市寄递业务量达5403.33万件。

《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发文报道柳州如何把“小米”做成“大产业”“,小吃不‘小’!”

柳州就是抓住这个特色,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把“小米”做成百亿大产业。2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发《走进广西柳州生产集聚区——“,小吃不‘小’!”

工业赋能:“小米”成就“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柳州生产集聚区回访记

,员工面积400多人……在总书记考察的路线上,展示着柳州产业发展历程:2014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用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和发展产业,家袋装柳州生产企业应运而生;2015年,我市提出将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

柳州原材料基地规模达55.2万亩 扶持原材料加工 做大做强本土原材料企业

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是柳州最大的“网红”,作为不可缺少的、竹笋、木耳等原材料,能否随着当地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有效供给呢?

柳州丝圈”再扩容——我市特色品牌企业融入RCEP一体化大市场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后,柳州丝圈’再扩容,遍布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在RCEP成员国的贸易出口增长迅猛,出口货值排名前5的国家中RCEP

校企合作研发速煮(冲泡)型米 关键技术助力柳州升级发展

协议明确,广西觉味之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作为研发基金,由广西科技大学研发速煮(冲泡)型预包装米关键技术,为柳州升级发展、广西优势特色米全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

预包装 去年产值突破6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率86.12% 80家——柳州企业共商升级发展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预包装柳州年产值突破60亿元,这个数据自1月5日确认,柳州企业奔走相告。1月6日,我市80家柳州生产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开年会,共商新的一年产业升级发展工作。

质量检测服务站设在园区 零距离对接企业工厂门口 “一站式”服务严把袋装质量关

虎年春节将至,在柳州市河西工业园生产集聚区,香味四溢。在这里,除了企业忙着发年货,还有一个特殊的服务站——柳州质量检测服务站,也在忙碌着。

助企业纾困解难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事宜。

从“一碗”到百亿元产业——看我市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柳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柳州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这些豆角将被销往我市各大袋装柳州生产企业,成为袋装柳州的一个配料。这是我市打造柳州全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2021柳州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柳举办 多方合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共一天半,按4个模块、17个议题有序开展,形式为主题宣讲与圆桌论坛相结合,聚焦柳州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出谋划策,推动柳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粽子上市 盒马五菱联名推出

5月31日,上汽通用五菱携手新零售平台盒马,共同打造跨界联名产品——盒马×五菱粽子,满足人们对端午粽子口味百变的花样需求。

协会组织企业到珠海开展考察学习活动 进一步打造柳州的金字招牌

日报珠海专电(特派全媒体记者黄慧妮)9月1日至2日,市协会组织17家柳州产业骨干企业,到广东省珠海市多家食品企业开展考察学习活动,提高柳州本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力度,推动柳州走出去

让柳州“搭上”五菱新能源售卖车

改装后的柳州售卖车 (广西汽车集团供图)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让柳州搭上五菱新能源售卖车,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实现。”

搭上产业发展快车 ——探秘“金太阳”田的“红”

公司副总经理李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日最大产量是30万袋,日销量也是30万袋,产多少就能卖多少。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