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 19:26:25 中国能源网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昨日,记者从鱼峰集团获悉,中国水泥协会近日公布了2021年度全球50大水泥企业名单,鱼峰集团以1800万吨产能位列第47名,成为此次上榜的19家中国水泥企业之一。
有效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一方面能够在现有试点工作基础上,探索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先进的区域低碳发展模式,促进低碳技术成果的集成利用和创新示范,探索达峰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逐步脱钩的实现路径
6月15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北京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产业联盟联合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举办的首届“北京数字安全峰会”在中关村软件园举行。
2021-03-10 09:26:55 新华网 作者: 于德翔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记者6月28日获悉,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台,山西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行动。
这一理念与欣旺达V+电池安全设计模型高度融合,从而打造出高安全性的“铠甲电池”。在电芯方面,“铠甲电池”主要采用高稳定正极材料,能够使材料热稳定性提高30℃,并且采用隔膜防火涂层技术,加大电芯安全性。
中国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积量增加45亿立方米。
为期两天的峰会设立了“碳减排与碳中和论坛”;“十四五”光伏产业发展高端对话论坛”、“综合能源服务论坛”、“国际市场深耕与拓展论坛”等板块内容,就我国光伏产业迎来平价时代,市场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中国政府考虑了气候责任、资源制约和环境质量等多重因素后提出的战略性目标,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型能源将扭转中国“一煤独大”的状况。
主要目标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38 中国电力新闻网储能行业发展“风”起“十三五”时期储能产业取得较快发展,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5.6吉瓦,占全球的18.6%,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
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近日启动节能降碳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将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监控与监管。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