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金融资源 | 耗时 18 ms

2017年新能汽车推广补贴额超220亿

2019-10-12 08:31:59 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11日,工信部公示“2017年度新能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清算审核情况”,涉及补贴额超220.27亿元。

2019-10-12

多地政府发布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市场活动频繁

从政策情况来看,多地政府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吉林白城发布《白城市新能与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与氢能区域产业集群;《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在上海发布,提出分三个阶段建设氢走廊

2019-06-25

展望时代增量,“数实合新视角”媒体沙龙在京召开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百度鲲鹏计划获奖作者盘和林在分享会上发表《AI大模型:打开数实合大门》主旨演讲,深度分享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与实体经济合的未来趋势

2023-11-01

2011年柳州市企业挖潜改造使用重点和申报要求

  近年来,在市企业挖潜改造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市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得到了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实施,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规模、质量和竞争力

2010-11-16

“创新 绿色 合”2020年氢能冶炼高峰研讨会在津开幕

“发令开题”,为“钢铁+氢能”的创新合发展蓄能,为天津推进能革命、加快绿色发展助力。

2020-11-03

白银为民营经济撑腰鼓劲 ——解读我区《关于着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意见》

本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工信厅、自然厅、商务厅、市场监督局、监管局、市场监管局以及广西税务局等区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

创新提质增效 发展势头强劲——市国委监管企业上半年固定产投完成464.6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时间的钟摆指向7月,在时间赛道上持续加速奔跑的市国委系统,亮出一份展示国企实绩、彰显国企担当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市属九大集团固定产投(按统计局口径)完成464.6亿元

2022年三季度企业用工奖补入库企业名单公示

根据《广西稳工业保运行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扎实稳住工业经济政策措施的通知》(桂稳工业保运行指发〔2022〕13号)精神,我厅及自治区财政厅组织各市开展了企业用工奖补申报工作。

2022-12-09

光伏行业利好不断 警惕本大鳄借“碳达峰”、“碳中和”收割中小投

五部委联合发文:加大可再生能支持力度 解决风、光补贴拖欠问题!

2021-03-18

可再生能“走出去”为何难?

制约中国海外可再生能发展的一大因素是。3月末,由清华大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和创绿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海外可再生能需克服东道国电力市场障碍、项目难和成本高等问题。

2020-04-15

关于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进一步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循环利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循环利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柳州市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柳发〔1998〕44号文,以下简称44号文)精神,请各有关单位认真做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的申报工作。

2018-10-29

中国新能车市迎来狼群:特斯拉等外品牌大举进入

外媒认为,作为外新能汽车“中国制造”的先锋,面对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特斯拉的路看起来并没有马斯克设想的那么容易。

2019-06-11

关于开展柳州市企业两化合调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两化合工作现状,确定下一步我市两化合项目支持重点,推动两化深度合,迎接今年7月国家工信部对我市两化合试验区的验收工作

2012-06-12

分歧过度恐慌?看解读

材质龙虎榜显示,四家机构合计买入1.76亿元,另外四家机构合计卖出9218万元,而北向买入1943万元并卖出1627万元。

2021-01-12

关于举办2010年广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项目申报培训班的通知

附件:2010年广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项目申报培训班回执.doc

2009-12-23

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合发展规划的通知

,充分考虑与现有政策配套协同,聚焦合重点,突出系统布局,整合各方,明确“十四五”时期两化深度合的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指导未来五年两化深度合发展。

2021-12-01

关于开展2018年柳州市大中小企业创新通科技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

,推动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创客通创新,全面推进双创要素的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鼓励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大中小企业通载体,充分发挥创新集群的作用,形成协同创新、风险共担的良性发展生态体系

2018-06-2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