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战略联盟回收利用分会理事长张宇平曾表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黄金赛道,可以化解战略稀缺资源供应的难题。废旧动力电池成为了相关企业争抢的对象。
在此之前,由于动力电池回收未形成规模并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行业乱象不止,有业内人士表示报废电池有超过一半以上流入了小作坊类的“黑市”,给环境和从业人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使正规回收企业盈利更加困难。
今年4月份,有消息称,本田发布一项名为Second Life(第二生命)的电动车和电池组回收计划,将与SNAM(法国一家金属回收公司)合作,回收纯电动车以及混合动力车型中的电池组,重新用于电网或家用储能设备
相关媒体报道,电池回收的隐患主要体现在缺少完善、成熟的回收体系。事实上,正是考虑到退役电池回收处理的乱象,工信部早已下发规范性文件,为行业立规。比如,其中对回收企业设置了“白名单”。
明确规定汽车生产企业将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保障动力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例如,今年6月,山东省工信厅等部门联合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到2023年在山东省重点区域打造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高效再生利用的先进示范项目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近日,为做好重点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深入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开展,全国政协委员凌振国提出五条建议来攻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难题。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Tesla)公布了其大规模电池回收工作的更多细节,并声称通过其回收过程可以回收约92%的电池电芯材料。就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而言,电动汽车与燃气动力汽车相比有两个主要优势。
■动力电池回收难度较大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超过210万辆,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和消费国,截至去年底,动力电池装机量已经超过150GWh。
若退役电池按照先梯次后再生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据测算,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合计将达379亿元。众所周知,电池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处理不当将产生环境危害。
四方力量争抢风口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已经迎来了诸多玩家,目前看来,我国回收可再生报废动力电池的参与主体主要来自四股力量:专业第三方资源再生企业、锂电材料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