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敏摄7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161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解读《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还举行了广州市氢能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和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联合会揭牌仪式,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在氢能这么热,还能投吗?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说,能。紧接着他解释了原因,“从短期看,氢能肯定是局部过热,但从中长期看,氢能赛道才刚起步,还是需要持续投资的。”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届时将成为与汽油、柴油并列的终端能源体系消费主体。
欧盟提出的2050年“零碳欧洲”目标计划中,交通和供热是氢能未来重要的应用场景(见图2)。利用可再生能源限电电量生产氢的潜力分析直接利用电网的电力制氢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取决于全网发电的平均碳强度。
江苏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袁焕明在会上指出,氢能作为高载能、多用途、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可实现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无缝衔接,电能与热能的灵活转换,是构成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环节。
会上,刘荣分析了当前北京市地热供暖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可再生能源供热绿色低碳化发展水平低、不均衡;二是供热布局和模式与新技术的空间和时间发展不匹配;三是发展机制尚需创新以适应新能源特点。
这个国家没有加油站,16个加氢站提供了全国汽车的交通用能,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加氢站网络。这得益于冰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71%是水力、29%是地热,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制氢成本极低。
碳达峰、碳中和与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一脉相承,有些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不够重视,能耗“双控”落实不力;部分行业没有扎实做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却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还有一些机构蹭热度
一、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一)背景和目的受节能意识、技术力量、管理体系等因素影响,我国不 同地区、行业间企业能效水平差距较大,企业节能降耗、降 本增效的需求十分迫切。
李宁波介绍,这336个地级市浅层地热能建筑供暖制冷面积320亿平方米,而截止201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才4.3亿平方米,加上县级利用整体是1%左右。
雄安新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程度低,累计供暖制冷面积5.68万平方米,主要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源井深100~150米;土壤源热泵系统埋管深度大部分是100米左右。
同期还举办第三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仙湖氢谷参观考察等活动。来自国内外氢能产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政策标准制定、发展趋势与挑战、多领域应用案例。
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但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产业配套方面仍需迎头赶上——近期,氢能源成为各地产业布局的新亮点,不少地方纷纷推出氢能产业规划方案,产业发展不断提速。
长三角区域可率先在法规和规章上有所突破,把氢从“危险化学品”转变为“能源”进行管理,并加强跨省联动,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应用场景,迎接绿色“氢能社会”的到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