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超过2016年,创造新的全球最暖纪录。 面对气候变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一些科学家寄望于目前火热的人工智能。
“一切都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的结果是,每个活着的人注定要经历前所未有的灾难。最强的飓风、最猛烈的野火、最持久的热浪和最频繁爆发的新疾病都将出现在我们的未来,还将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记录。
当地时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2021-11-12 11:24:05 新华社 作者: 沐一帆 韩庆 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发布
一场题为“绿色生活,共建共享——倡导公众参与绿色行动”的主题边会6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的中国角举行。
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统筹推进我国气候立法,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获得主动权,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时有助于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切实推动国内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2020-07-22 16:49:21 中国能源网气候变化严重危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国是世界上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6年中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这个报告很长、很专业,其成员泰勒·海因兹(Taylor Hinds)做了启示性的解读……[1]当世界各国领导人准备聚集在今秋联合国气候会议(COP26)上,讨论对气候变化的未来采取行动时,有个重大问题无法回避
2021-10-20 09:02:43 科技日报 作者: 付丽丽 在未来几十年里,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将加剧;极端高温和降水事件将越来越频繁……日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2020-12-14 09:54:17 央视新闻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国际社会正凝心聚力,切实应对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6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多国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官员参会。会议时间之长、参会者之众,足以凸显应对气候变化已迫在眉睫、不容拖延。
中国始终是气候治理这场“硬仗”中的行动派,在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不断通过自身实践与自我加压,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有效方案,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行稳致远。
根据气候政策倡议组织(CPI)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投融资报告》预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占2019—2020年跟踪的全球气候投资的近一半(2920亿美元),其中81%的投资集中在中国(2365亿美元
2020-02-20 08:40:31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孙晓玲 英国政府2月1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将投资12亿英镑(约合109亿元人民币)开发专用于气象和气候预测的世界最强大超级计算机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