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柳钢造 | 耗时 30 ms

2024年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 直播带岗州站活动成功举办

11月21日,由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西广播电视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4年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直播带岗活动走进州。

昂首阔步“智”路——科技创新工作扫描

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第二十五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些漂亮数字的背后,是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也是以科技创新作战略支撑,引领“”高歌猛进的真实表达。

铁精品“起来” 产品研发“跑起来”——重金激活创新源头活水

日报消息(记者罗秋振)最近,集团高强搪瓷TC300L冷轧基板在热轧厂1450mm生产线试制成功,质量稳定、性能优异,完全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丰富了热轧厂高附加值品种结构,提升了集团热轧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州“智” 风行天下

3月13日,东风汽位于东的发运基地,600多辆风行新车整装待发,目的地是欧洲。其中,350辆将历经一个月的海上旅行,前往意大利。

2025-03-19

迎难而上打硬仗 众志成城绘新景——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材销售市场严峻形势综述

四季度以来,面对市场需求疲软、价低位震荡的复杂形势,各单位部室多方联动,各出奇招,从成本控制和物料采购、产销规划等多方面入手,在市场“寒潮”中逆势前行。

州制 乘风破浪 ——“通天下 向海图强”系列报道(一)

在印度尼西亚的街头,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车服务第十届世界水论坛的各国代表,展示着州制的风采;在巴拿马,东风汽的汽车品牌店已开设3家,代表中国汽车快速打开当地市场;“柳钢造”新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出口认证

奋力书写 绿色发展的“防答卷”——集团防基地持续打绿色铁工厂新典范纪实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工智能+” 州这样加——关注我市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制业深度融合

集团防城港铁基地职工通过AI炼精准判断转炉炉内情况集团投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近日,记者走进东风汽商用车基地,看见正在“打工”的人形机器人搬起箱子,精准地放到指定位置;在集团转炉厂2号转炉炉后区域

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推动铁制数字化转型

双方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华为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共同推动集团在铁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

定下再创千亿元营收目标沿海两项目投产后规模体量相当于再一个新

中金镍铁冶炼项目(一期)、州本部技改及多元产业相关项目建设稳步有序推进。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铁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铁企业节能诊断应结 合铁行业特点,重点对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辅助生产 工序等各个用能环节开展专项诊断。

2025-05-14

不锈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日报消息(记者罗秋振,通讯员罗熔军、宾鹏)近日,集团公司传来喜讯,其倾力打的中金不锈基地产销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智东”澎湃新动能 ——东新区年中经济亮点观察

日前,在位于东新区的广投(州)数智科创中心里,广西湃博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特种机器人正在进行受限空间环境测试。

上榜“中国制企业效益200佳”今年位列第14名!

集团以2020年营业收入1174.01亿元、利润52.51亿元再次上榜,位列第14名。

自治区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考察活动 推进“人工智能+制” 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9月15日至16日,市政协组织住自治区政协委员开展“人工智能制业转型升级,推动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考察活动,助力州乃至广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制”,为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产车与激情相“拥” 携手打强强联合的产业生态联盟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我买你车,你用我!”这是一次产车与的双向奔赴。

铁(有色金属)产业攻坚小组多举措推动产业发展 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融)盛夏时节,走进炼铁工序超低排放改项目现场,烧结环冷废气余热利用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全力推进各标段收尾调试与消缺工作。

集团和广西汽车集团高性能汽车用联合实验室揭牌 助力产车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融报道摄影)继与东风汽、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共建汽车用联合实验室、金属材料成型实验室后,9月30日集团再度“牵手”州车企,与广西汽车集团共建高性能汽车用联合实验室,助力产车用

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市支持制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市支持制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政规〔2025〕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现将《州市支持制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

集团打开高端管线市场

本报通讯员 杨霞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融)“我们在完成首批出口抗酸管线的研发与交付后,海底管线也将批量‘下海’。”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