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 耗时 23 ms

推进型工业化 发展质生产力

日报消息 据广西卫视报道:冲刺四季度,柳州市积极开展“狠抓落实、深化改革、服务企业、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专项行动,健全体制机制、统筹资力量,加快推进型工业化、发展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东风柳<em>汽</em><em>汽</em><em>车</em>出口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 上半年出口2.6万多辆,同比增长21.8%

东风柳出口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 上半年出口2.6万多辆,同比增长21.8%

“我们的海外乘用品牌FORTHING已做到当地细分市场前5名,每个月都有150多辆的销量。”徐楚微告诉记者,这名经销商正在与她沟通追加订单和优化售后服务等事宜。

转型升级不止步 兴企业成长快

在“2024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榜单中,我市有13家企业上榜,其中涉及产业的有9家,2家是动力电池企业。

推动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柳州正向“加快推进型工业化、发展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目标挺进。依托大数据思维的力量,“柳州制造”正积极向智化转型与升级。

紧盯实体经济 壮大发展

今年以来,广西大力实施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化、绿色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产品、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智”在千里 驶向未来 ——记者在柳州市人工智无人驾驶场景展示会感受智网联产业发展成果

聚焦一批牌照发放全球产业转型的上半场“电动化”如火如荼,下半场“智化”也日渐激烈。去年,柳州产量首次超越燃油。今年,柳州智网联产业也逐步驶上快道。

柳工化全球创中心项目封顶

经过200多天的奋力建设,抢抓施工进度,10月28日,柳工化全球创中心项目顺利封顶。据了解,今年3月底,柳工化全球创中心破土动工,施工平稳有序推进。

提升头创

重点实验室是培育广西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的重要基石,主要是解决学科发展前沿及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进一步全面提升广西可持续创力。

柳州市首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项目成功签约

2025年7月23、24日,柳州市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项目首批签约仪式在柳东区企业总部大楼、柳州人力资产业园隆重举行。

前八月“柳字号”出口东盟国家同比增长66.5% 及零部件、锂电池出口增长较快

从日常使用的乘用、各类家电,到物流领域的大卡,乃至基建项目中的工程机械和搅拌……“柳字号”已经深入越南市场的方方面面。

弘扬工业文化 赋旅游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宣传工业文化、丰富旅游供给、推动工业旅游创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大力实施可再生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大力实施可再生替代,以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安全战略,坚持统筹谋划、安全替代,正确处理传统“破”与“立”的关系,网荷储一体推进

谭丕创张壮会见东风集团董事长杨青一行 加强沟通对接 深化务实合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7月29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在柳会见东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一行。市长张壮,东风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刘艳红参加会见。

宏光MINIEV家族蝉联五周中国市场销量冠军

近日,宏光MINIEV家族成员——宏光MINIEV四门版上市,开辟A00级四门代步市场,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更推动整个代步行业的升级迭代。

2025年广西以旧换报废、置换更活动柳州市补贴资金(第二批)拨付 合计1791份 总资金超2752万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5月22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25年广西以旧换报废、置换更活动柳州市补贴资金(第二批)已拨付,合计1791份,总资金超2752万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2025〕2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交通运输

人形机器人参与造 人工智云端指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进工厂拧螺丝……近期,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的热度高涨,未来科技正加速进入现实世界。在柳州,它们正深刻影响着产业的发展。

《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政策解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化石消费,实施可再生替代行动,不断提高非化石消费比重。

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力”

柳钢集团首个“AI数智钢卷平台”,可追溯冷轧钢卷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成本、备件消耗等数据,让冷轧钢卷生产成本下线即可实现结算;上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无人物流等技术,将人工智贯穿于生产的全流程

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力”

柳钢集团首个“AI数智钢卷平台”,可追溯冷轧钢卷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成本、备件消耗等数据,让冷轧钢卷生产成本下线即可实现结算;上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无人物流等技术,将人工智贯穿于生产的全流程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