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研,以下六大问题是我国氢能未来发展需特别关注以及着力解决的。一是对氢能的应用不能局限于“一窝蜂”式造车。我国氢能发展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交通领域,很多车企都在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
图1 国内2017年-2019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和新建加氢站数量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明确指出,《能源法》对氢能重视不够,远远落后国内氢能产业的实践和发展。
2019-12-25 08:36:46 人民政协网 作者: 李元丽 “收到来自国家能源局对《关于在新疆支持和促进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提案回复,我很高兴,也很满意,新疆的氢能源产业未来可期
当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提出了2050年氢能占据终端能源消费比例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进入氢能社会的美好愿景
2020-12-03 09:19:56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2月2日,德国不来梅、汉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下萨克森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5个联邦州宣布共同发起绿色氢能倡议“HY-5”,以完善绿色氢价值链
柳州市科技局局长管伟荣介绍,“十四五”时期,柳州提出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线是智能网联和绿色低碳,特别是支持柳州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品智能化。
氢能产业的商业化步伐正不断加快。氢能是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国际能源署不久前发布的《全球氢能源进展》报告显示,氢能源技术在2019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投入运营的电解氢容量创下新纪录。
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氢站建设规划提上日程、补贴细则频频推出……作为与电动汽车并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路线,外界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也抱有诸多期待。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在“中国氢能产业与能源转型发展论坛”上表示,制氢是氢产业链条的源头,有多种制氢技术需要分析和选择,虽然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制氢在技术上都能走通,但是只有后者才可能实现无排放
国际氢能合作典范HESC试点项目是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结合自身特点,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典型合作范例。该项目促进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氢储运技术的交流和突破,带动了两国氢能产业的高效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大连市紧紧抓住氢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劲,按照“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政府扶持到市场化”的思路,持续推动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
欧洲氢能车发展路线图确定,中国武汉计划10年内产万辆氢能车至今,全荷兰只有六辆氢能公共汽车在鹿特丹城郊投入运营,对于荷兰的能源创新企业而言,参与零排放的氢动力大巴与卡车的建造,也不过是近两年的事。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7月14日河北省氢能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促进我省能源结构清洁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依据《河北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2006年,中国将氢能及燃料电池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发展计划中,此后,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及补贴发布,更凸显出我国对氢能及燃料电池的重视。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