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的城市气质和我的家乡很像,让我有一种亲近感。”5月7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教授、长江学者孙利民说,他已与柳州结缘超过20年。
该企业副总经理王国栋介绍,正在生产的灵犀动力1.5T混动发动机,是我市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的重要成果,助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混动车型加快布局、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5月18日,记者从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文件显示,我市4家单位申报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审核通过,获批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今年以来,我们收到很多海外客户的咨询,问能否帮助他们建造整车生产线,由东风柳汽提供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技术服务。”潘立铭说,这促成了东风柳汽与龙行未来的通力合作,携手出海。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14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我市未来水利发展顶层设计和具体行动策划《柳州市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建设“十分钟充电圈”、规范充电设施建设、实施差别化车辆停放服务收费……全市20多万新能源汽车车主注意了,绿色出行有望更加便利了!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昨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税务局获悉,今年1至6月,我市233户企业享受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政策,抵减税费6亿元,抵减户数和税额均位列全区第一。
《方案》指出,将重点推动产业低碳转型,重点培育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家电、医药大健康、节能环保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
编者按“全国细木工板看广西,广西细木工板看柳州”。新中国成立以来,柳州经历了“因林而立、因林而兴、因林而转”的发展历程,逐渐将林业加工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4年以来,我市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上持续发力,积极开展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五拓五提升”、“就业导航·职场飞扬”、跨部门联动“五进”等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全市就业创业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自2023年9月响应处置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受理经营主体诉求约2.6万件,全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报指标综合值达99.67%,稳居广西前列。
“我们参与了柳工装载机和挖掘机智慧工厂的建设,也承接了区内一些工业企业的智慧化改造,多项科研技术成果取得了新的突破。”广西智拓总经理李江崟介绍,今年一季度,企业产值达0.5亿元,同比增长36%。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我市电商平稳发展,直播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不少柳州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产品销往全国,特色“柳字号”商品受市场青睐,“老字号”品牌也展现出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抓住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5月9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于日前出台了《柳州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试点暂行办法》),旨在进一步推动柳州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吸引外资方式
目前,我市实有企业数量达到104698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28.21%,比广西企业占比平均值27.77%高出0.44个百分点。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