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工业投资 | 耗时 23 ms

宁夏银川望远区域生活垃圾处置项目10月入使用

日前,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可入使用,建成后可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一站式处理,日处理量达400吨。

2022-07-18

中石油在京首座冬奥加氢站

中国石油在京首座冬奥加氢站8月15日正式运。福田加氢站是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建成的首座加氢站。

2021-08-16

特斯拉超级充电桩为本逐鹿电动车打开新空间

2020-12-03 09:39:40 金融报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炒作热情一波接着一波。

2020-12-03

我市4家单位获批 建立博士后科研作站 促进高质量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5月18日,记者从柳州市人力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文件显示,我市4家单位申报新建博士后科研作站经审核通过,获批建立博士后科研作站。

水利发展金项目审批权下放至地方

2019-07-15 14:04:33 经济日报   作者: 董碧娟  财政部、水利部10日联合发布《水利发展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水利发展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等多方面内容

2019-07-15

我市21个企(项目)获首批广西企创新创奖 柳夺得其中5项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近期,自治区和信息化委、国委根据《广西企创新创奖评奖办法(试行)》要求,确定了广西十佳奖、广西优秀新产品奖、广西设计奖产品设计奖等奖项的获奖名单

关于申报2018年第一批柳州市本级商贸服务发展扶持金项目的通知

 2018年柳州市第一批商贸服务发展扶持金项目申报指南.doc     2.

2018-04-16

福清核电站1至4号机组通过最终竣验收!

2019-06-11 11:04:11 智通财经APP6月6日,福清核电站1至4号机组顺利通过最终竣验收,项目全面检验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和程质量要求。

2019-06-11

柳州坚决贯彻落实2022年全区年中作会议精神 持之以恒推动产振兴 打好稳增长攻坚战翻身仗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下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2022年全区年中作会议,总结2022年全区上半年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全区下半年作。

用电量显示生产活力我市企复产马力十足

日报消息(记者雷媛媛、通讯员邹振远)近日从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大数据平台获悉,3月24日,柳州1447家大日用电1821.70万千瓦时,超过12月日均用电量1816.27万千瓦时,我市复产马力十足

国家级柳州人力源服务产园开园运营 打造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

作为广西首家国家级人力源服务产园,国家级柳州人力源服务产园坚持“立足广西、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联通东盟”,以柳州公共实训基地为核心园,分设北部园区和柳东园区。

逆势飞扬开新局——探寻我市研发入经费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区前列的背后

2022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入1000万元以上企增长至52家,同比增长30%;500万元以上的企增至149家,同比增长46.07%。

——疫情期间我市部分企复产情况扫描

2月10日,我市部分企切换到上班模式,迎来复生产。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好企复产,是摆在面前的一道考题。

31家光伏企2019年半年绩哪家强?

在营收入方面,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企共4家,分别为特变电、通威股份、隆基股份、保利协鑫。

2019-09-17

五大连池市生物质发电项目即将竣发电

2020-05-14 14:33:14 黑河日报   作者: 林松涛  黑龙江省百大项目五大连池市生物质发电项目,经过施人员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即将竣并网发电。

2020-05-14

​新兴重天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园二期项目顺利通过竣验收

  近日,中建安装一公司承建的新兴重天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园二期项目顺利通过竣验收。

2022-12-12

集成电路、母机、先进制造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即问即答之一

【问题1】纳税人享受集成电路、母机、先进制造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以下简称三项加计抵减政策),是否要向税务部门提交声明?

江苏南京智能全感知变电站

—聚焦泛在电力物联网2019-05-05 10:25:56 南京日报相比于其他变电站,溧水区110千伏南门变电站里近日多了一个机器人员,它每天来回巡检着每一台设备的安全。

2019-05-05

关于开展2022年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征集遴选作的通知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征集遴选作的通知信厅信发函〔2022〕2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

5G+互联网+智能制造 推动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山西省将加快推进5G、互联网、智能制造融合应用,推动“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升级。  当前,5G、互联网、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2023-05-3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