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对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空气源热泵作为一项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供暖领域,以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热源站进行集中供暖的应用案例目前还很少,但从现有的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项目来看
近日,方肇洪教授就当前我国中深层地源热泵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等相关问题接受了《地源热泵》记者的独家采访,他认为当前我国中深层地源热泵实践亟需呼唤理论的支持。
伴随着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推进,除了主流的“宜气则气”“宜电则电”,近年来,甲醇壁挂炉、光醇互补、燃气空气源热泵、低温核供热等诸多新型清洁取暖技术应运而生,并走进人们生活。这些技术究竟为哪般?
2020-09-08 10:57:47 哈尔滨日报 作者: 王丹 近日,省住建厅出台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地热能供暖系统技术规程》,该标准是我国首部涵盖水热型地热能、岩土体地热能供暖系统的技术规程
2019-11-21 10:01:01 现代快报10月31日23时,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完成,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江水源热泵区域供冷供热系统6号能源站顺利封顶,标志着该项目第一个重大节点圆满完成
而类似这样的 “绿色能源岛”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内,目前已建设起7座,实现地热能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随着地热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山西省地热能供热有望迎来新的发展。
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工业大旗、挺起工业脊梁,深入分析全市工业发展形势,全面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去年年底,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设,成为全球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蹚出一条环保节能的集中供热新路子。上不冒滚滚浓烟、下不排炉渣固废,“向大地要热量”,为百姓送温暖。近年来,隰县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将可循环、可再生的地热资源应用到供热事业中。
2020-12-16 08:34:02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吴 文 陈 昕 报载:最近,大批的候鸟相继飞抵亚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质潮间带湿地、中国首个湿地世界自然遗产
2021-05-24 14:11:00 湖南日报 作者: 王文 5月21日,湖南省钢结构绿色建筑行业协会地热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成立,成为湖南地热智慧能源(包括地热能、
“作为全球经济复苏关键的动力来源,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动能,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最核心的引擎。”
开展电力宣传服务46次;提供抢修保电及其他相关服务232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包街”活动共546人次,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未来,骆岗生态公园、空港经济区、西部运河新城等区域有望陆续规划 " 地源热泵 +" 多能互补项目,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这种新型空气能热泵供热,通过压缩空气,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制热。形象地说,就是像打气筒一样压缩空气,使空气温度升高,然后将热量传导到室内水中,具有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经久耐用、供暖稳定的特点。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斌)5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柳州市餐厨垃圾管理规定》执法检查,了解当前我市城市餐厨垃圾收运情况,规范收运处置“全链条”,进一步防止“地沟油”回流市场。
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工业大旗、挺起工业脊梁,深入分析全市工业发展形势,全面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河南省地热能供暖面积从“十二五”末的3500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近1亿平方米,有力推动地热能供暖由传统供暖方式的上升为能源转型和清洁取暖的重要抓手。
正如《地源热泵》杂志评论所言,加强地热资源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地热资源开采秩序,是地热能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热”可以,但“乱”不得。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