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不难发现,京沪两地在氢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重点,这和各自在氢能产业方面的产业特点息息相关:北京的5年目标是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高地;上海则依托“氢能港”,打造完善产业链。
2020-08-03 08:50:06 中国日报近日, 国内首台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VISH-130A通过国家检测中心强检认证,并即将在大同市投入批量生产。
2023年3月6日,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独立储能助发展梅州宝湖储能电站项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工业园。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拥抱“零碳”氢能之际,我国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配套设施加速完善、压低制氢成本、应用场景广泛和多款氢能商用车量产等优势,我国氢能汽车企业有望与海外车企实现错位竞争,并最终在克服高成本瓶颈
2020-08-20 09:51:19 电缆网8月19日,国能(辽宁)企业总部管理有限公司与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国能(辽宁)企业总部计划在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国能(辽宁)新能源产业项目
近日,上海燃料电池网约车正式投入运营,80辆上汽大通MAXUS MIFA 氢上线享道出行平台,首批车辆将以虹桥机场为中心,在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加注氢气后,投入运营。
2020-08-26 13:49:27 新华网 作者: 谭畅 李远晴 8月25日,由中国华能控股开发的欧洲最大储能项目——英国门迪电池储能项目开始冷态调试,这标志着项目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2016年9月,在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名单中,有20个项目在111个申请竞争中胜出,总装机容量1.349吉瓦。
4月26日,在2025年柳州市第七届“龙城人才周”启动仪式上,我市发布柳州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共28个涉及工业智能制造、教育、人才服务、交通、文旅、农业的应用场景,等待区内外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工智能开发团队前来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4亿元,氢气产量将达到2万标方/小时,同时配套建设光伏电站及下游加氢站,预计2020年底投产。“氢能源项目,具有广阔的未来空间,国际、国内都在积极布局氢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
2022年9月21日,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在6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完成数轮超4亿元的融资,创下该领域融资速度和融资规模的纪录,成为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高科技智能制造企业。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