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16:02:37 国际能源网8月22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京举行了《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19版)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TrendBank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是工信部目录首次出现燃料电池多功能抑尘车申报,该车由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申报,搭载湖北海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天齐锂业发布公告,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锂业有限公司与 LG Chem, Ltd(以下简称“LG 化学)签署合同。
电解槽技术路线分析:碱性电解槽是目前主流,PEM电解槽降本是关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的目标,将“绿氢”作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南都科创此前报道,鸿基创能于2019年建成了国内首条卷对卷连续化膜电极生产线,年产能达到30万平米,打破我国车用燃料电池核心组件依赖进口的局面,解决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上的一大“卡脖子”难题。
除了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这两个优势外,氢能源汽车还有诸多优势,其一是真正做到了零排放,液态氢作为燃料与氧气结合后,只会产生热量和水,没有任何有污染的气体。
在欧阳明高看来,氢能能够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周期储存、用途广泛,氢能战略的必要性没有问题,但现实的技术、经济性是全球面对的共同挑战,出路在于创新。
谈及未来的应用,侯阳介绍,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对高能量密度提出重要需求,水裂解产生的氢气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以锂硫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目标是500瓦时/公斤,让汽车可以跑一天。
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各地日益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要抢得产业发展先机,提案建议南海应加快扩充加氢站布局,补齐氢气储存、运输等产业链短板,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扶持与激励政策,从而推动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鲍里斯宣布的资金中的1.39亿英镑将用于支持从天然气到清洁氢能的转换以及扩大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规模来减少重工业的排放,这可以通过将碳永久存储在地下阻止超过90%的排放从工厂释放进入空气。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消费函〔2025〕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中试是生物科技创新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的关键环节
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统计显示,可再生能源年弃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增加,弃电问题更加凸显,阻碍了进一步规模化开发利用。
会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做了题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储能——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甲醇》的演讲。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