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博郡汽车 | 耗时 17 ms

全国充电桩累计已建成132.2万个 约31.2%新能源仍未能随配建

充电桩,有利扩内需国家电网的充电桩建设实践表明,投资建设1元充电桩,可带动7倍多的新能源消费,溢出效应明显“早就想买新能源,可总是担心充电难。

2020-08-06

混动将迎来新机遇?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乘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意见征求稿),《修正案》在原有《积分办法》中提出低油耗型概念,或将有助于推动混合动力的发展。

2019-07-24

通用五菱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107.6万辆

前三季度,上通用五菱累计产值达639.7亿元。今年以来,芯片、原材料短缺等问题一直考验着产业的发展。五菱人挑战不可能为可行,各业务板块齐逆势而上。

丰田北合作重量级选手入场 氢能市场"热启动"

未来,氢燃料电池将与纯电动长期并存互补,将在长途、大型、商用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2019-04-26

新能源企加速优胜劣汰

与此前网上流传的版本大方向一致,新能源中央补贴大幅缩减,单最高补贴金额降至2.5万元,且地方补贴将全部取消。随着补贴逐步下调,从长远看,整个新能源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

2019-05-05

新能源动力技术之争

个人认为锂电池技术路线的迭代会在最终解决用户的旅程焦虑之后放缓或停止,也就是说假如锂电池发展到半固态就可以使得用户体感与燃油无异,那么固态的发展也就没那么必要了。

2021-07-08

易至618疯狂购节火热开启,VR购、首付只需5999元惊喜不断

6月11日至6月23日,江铃易至惊喜亮相之家"618疯狂购节",VR展的创新模式开启在线看、买的奇妙体验,首付只需5999元就能将好看、好玩又好开的小易同学(江铃易至

2019-06-18

工信部约谈25家新能源

今年11月,工信部对外公布,在近期对乘用、客、专用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产品的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2020-12-16

柳产亮相慕尼黑国际展“刷屏”海内外 前沿技术实力获赞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柳产“刷屏”了!连目来,在拥有“奥运会”之称的慕尼黑国际展上,东风柳大放异彩,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新能源的硬核实力,引发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

雷军造的超能力:有钱!

在小米集团发布的“智能电动业务立项”的公告中,提到了三点核心要素:注意,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无论出于对米粉的满足,还是出于保证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该子公司由小米集团全资来做,就是最大的亮点。

2021-03-31

7月全球电动销量:特斯拉稳居销冠 中国电动表现平平

2019-09-02 14:20:09 盖世   作者: 占亚娥  导读:7月份,由于中国新能源补贴收紧、PHEV的销量危机进一步恶化,全球电动注册量达较去年同期仅微增

2019-09-02

政策聚能 新能源市场寻增量

新能源产销数据折射出当前新能源发展的火热景象。等待了两年多,北京市民陈小姐今年2月底终于排到了新能源购买指标。由于指标有效期达一年,陈小姐仍在观望,至今还没选定品牌和型。

2019-11-04

新势力盯上了“新能源险”

在此之前,包括广、一、吉利在内的多家传统企,以及包括特斯拉、蔚小理在内的造新势力,都已经在保险赛道进行了布局。

2022-10-19

印尼版宝骏530亮相印尼国际展“柳州神”再展科技创新实力

这款换上五菱标、搭载着五菱印尼语音智能控制系统的海外版宝骏530,以全新方式展现“柳州神”实力。据了解,2017年7月,上通用五菱印尼公司正式投产,挂“五菱”商标的在海外制造。

7个月卖了超4800辆乘用

东风柳产品参加海外展获关注。(东风柳供图)即将发往海外的产品。

新能源企准入门槛放宽

,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4-08

富士康造,没有特斯拉的命

而当比亚迪当今在市场竞争中节节上攻,销量持续走高,证明新能源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消费者对于电动的接受度也在增加。

2022-10-19

新能销量翻番,谁的机会更大?

关于行业景气度,许多机构认为,整体上2021年行业复苏趋势将延续,因缺芯问题仍存,二季度供给端或受到一定影响,但整体需求强劲,预计全年销量增速“前高后低”,行业整体增长势头强劲。

2021-07-08

首批乘龙重卡房交付 让卡司机工作生活两不误

作为东风柳乘龙品牌首创的高端重卡房,此次交付意味着这款全新品类重卡房正式进入货运市场,将开启中国高端重卡的新征程。卡货运承担了货运市场70%以上的货运量,支撑着货运市场经济的发展。

科技引领品牌升级、新能源领域“弯道超” 自主品牌企迎高端化变局

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自主品牌必须加快推进产品和品牌升级,往高端化去发展。本届展上,在未来科技、智能网联等领域铆足了劲的自主品牌,也迎来了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的高光时刻。

2020-09-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