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之一,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及氢技术将催生全球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可为3000多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桂工信节能〔2025〕340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
2019-04-25 09:55:12 科技日报随着氢燃料车的发展,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今年两会,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今年两会上,“氢能”作为关键词,继续维持这几年的热度,被多名代表和委员提及。其中,不少议案和提案直击当前行业痛点,为整个氢能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这需要科学技术的新突破,战略思维的新理念和商业化的新模式,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下文是欧阳明高针对目前行业内主要的四大困惑问题所做出的回应:1、发展氢能真的有必要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发布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412号各省
,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园,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在基础设施与示范推广层面,建设5~20座加氢站,在轮船、无人机、分布式发电等方面形成小规模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
《氢能经济展望》报告是彭博新能源财经全新发布的独立性全球研究。报告指出,未来几十年内清洁氢能的部署有望将全球源自化石燃料和工业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4%,而整体成本处于可接受范围。
“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有序推进加氢网络体系建设。”这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中重点描述的内容。
今年以来,柳州这片工业沃土上,新兴产业持续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新质生产力正推动制造业加速变革。从产品到产业,从项目建设到扬帆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表现都十分抢眼。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1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
近年来,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化逐步呈现能源与制造大型骨干企业加速布局、基础设施薄弱,有待集中突破、区域产业集聚效应显著3个显著特点。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