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助力绿色港口建设 | 耗时 29 ms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

日报消息 据广西卫视报道:冲刺四季度,柳州市积极开展“狠抓落实、深化改革、服务企业、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专项行动,健全体制机制、统筹资源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制造强市。

企解决科技金融难题

6月底,全市金融系统、各县区科技部门选派91名工作者,担任首批柳州市科技金融特派员,为企业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帮企业解决金融问题。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柳州制造业提质增效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制造强市

他指出,当前,柳州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决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积极构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

以作风新成效激发干事创业新作为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4月28日,市政府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研讨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2次专题学习会举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

2025-04-29

金属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帮企业降低 能耗,提高效益,实现有金属行业绿发展 。

2025-05-14

以精准服务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梁秀明)11月5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2024年11月“1号直通车”座谈会,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困难,进一步优化侗乡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推动三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方案

在符合安全规范条件下, 加强公益服务供给,面向社会免费提供知识共享、数据查询、 供需对接、软件开源等数据产品和服务,大中小企业融 通发展。五是加强材料基因领域创新人才队伍

2025-05-13

聚焦痛点 “出海”

本期培训通过搭平台、了解政策、对接合作,推动我市企业加强海外布局,为外贸注入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加速重构,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国际规则把握、市场研判、合规经营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2025-04-30

广西下达中央基投资资金19.11亿元

日报消息 据《广西日报》报道:4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自治区近期陆续下达中央基投资资金19.11亿元,用于保障医疗、教育、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投资需求,广西稳投资增后劲。

我市通过混合产业用地政策盘活柳东新区一宗存量工业用地 项目成后年产值约7.2亿元

全媒体记者刘心蕊)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应模式,于今年7月通过混合产业用地政策盘活一宗位于柳东新区的存量工业用地,项目用地面积约285亩,计划总投资约8.12亿元,成后年产值约

广西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制造”政策措施 最高补1000万元 我市迎来新机遇

全媒体记者荣瑶)9月8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广西支持“人工智能+制造”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壮大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化发展

前八月“柳字号”出东盟国家同比增长66.5% 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出增长较快

近日,记者从柳州海关获悉,今年1月至8月,我市对东盟国家进出总值63.7亿元,同比增长62.2%;其中出61.8亿元,同比增长66.5%。

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辅导(柳州专场)侧记

“我们的企业计划‘出海’,如何搭合规体系和团队?”“在国际化经营中,如果遇到贸易、用工等方面的风险该如何解决?”

关于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政策——支持企业增产增效拟补名单的公示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政策——支持企业增产增效拟补名单的公示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工作政策措施的通知》(桂工信规范〔2024〕7号)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内贸险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作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指南》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2025〕13号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支撑构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指南

以“智”造赋能基 跑出创新“加速度”

预应施工是桥梁、筑等基项目的关键环节,但传统人工作业存在精度低、风险高、损耗大等难题。

关于2024年自治区创新联合体组申报的通知

原则上一个牵头单位仅限牵头组一个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是创新联合体的责任单位,对创新联合体的、运营和管理负总责。(三)参与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