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电池技术路线之争 | 耗时 41 ms

西宁向全国重要制造中心进军

、拓日新能源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组件完整的制造产业链,聚集了逆变器、玻璃、石英坩埚、铝边框、支架等一批配套产业,形成了迄今为止我省最为完整的制造产业链条

2020-07-27

又一企业突破100GW大关

截止目前,捷佳伟创陆续收到多家全球头部企业的中标通知及重复性订单,并以PE-poly线为主为客户定制产线,中标产品包括全品类的工艺制程设备和丝网印刷设备,服务于客户境内外N型TOPCon基地。

2022-11-24

茅”隆基高背后,难掩恐“掉队”的焦虑与不安!

一、2022年以来,隆基先是发布“隆基向晶葵”户用品牌,又宣布成立“未来能源太空实验室”,未来将向太空发射太阳能板,后又在第十四界无锡新能源展上放大消息,还再上央视财经《对话》栏目,又一次官宣

2022-12-23

印度打压中国产品后,今年上半年装机下降19%!

印度最大的站——位于拉贾斯坦邦的巴德拉站印度最大的站——位于拉贾斯坦邦的巴德拉站去年4月开始,印度对从我国进口的太阳能征收25%的基本关税,对组件则征收40%的基本关税。

2023-09-21

弯道超车中国,美国是痴心妄想吗?

但是,美国的组件三分二以上依赖进口,中国产品则接近三分二出口到全球;美国的太阳能发装机成本全球最高,中国组件制造成本全球最低。

2023-05-23

为什么长线投资者对退避三舍?

沉寂多年的行业,一度被挂上“今年市场主线一”、“科类必选”等标签,似乎是拨云见日来到舞台中央,然而由于前期涨势过于凶猛,市场也逐渐出现了唱空声。

2020-10-22

薄膜或成为新增长点 机构预计2025年国内产能增近12倍

日前,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中国工程院创办的英文学期刊《Engineering》上刊文称,未来10年,晶硅仍会是行业的主流,但要实现高于28%的效率,仍需深入理解影响转换效率的因素

2022-08-31

融合新一代信息 政策力挺产业智能化

5G通信、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  

2023-11-15

倒下的首富:中国行业的冠军魔咒

第二年,公司第一条10兆瓦的太阳能生产线投产,产能相当于此前4年中国太阳能产量的总和。如果从量上看,施正荣几乎是凭一己力将中国产业和国外的差距缩短了15年。

2021-07-19

2020年一季度三成企业亏损 今年市场变数增多

2020-04-29 08:58:54 中国能源报   作者: 董梓童  对于我国上市企业来说,2019年是稳健增长的一年——标杆价成为历史,竞价上网遍地开花,产业从

2020-04-29

中国行业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

我国除了在晶硅方面领先全球外,钙钛矿、有机片实验室效率也走在世界前列,2020年7月,杭州纤纳以18.04%的钙钛矿小组件转换效率的成绩,第七次蝉联了钙钛矿小组件世界纪录榜首。

2021-02-26

头部企业未来两年业绩预测

2020-02-18 10:04:08 北极星太阳能行业随着平价时代的临近,民营企业在充分的竞中逐渐优胜劣汰,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二三线企业经营艰难,逐渐被市场淘汰,头部企业却扩产频频

2020-02-27

中国股市:产业链中的创世举,有望唤起十倍股!

“十四五”初期行业补贴退出,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不断消减,而进步成为主导相关企业盈利的核心要素。民营企业在政策的倒逼下不断通过迭代降低成本,特别是材料的单晶硅制备上不断提升。

2020-11-20

跨界越来越没谱了

而在去年底,这家主营业务为纺织服装的企业就已宣布在扬州投建年产10GW的片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

2023-06-28

拉美迅猛增长

根据巴西的最新法案,2022年底前投运的分布式项目将享受减税政策至2045年。在费高涨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巴西用的热门选择。

2022-07-06

四川将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0-03-26 09:48:36 新华社   作者: 董小红  25日上午,总投资约200亿元的成都淮州新城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产业基地项目开工,预计全面达产后,将助力成都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0-03-26

刘译阳:引领能源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标准,以促进高质量发展。经过十年艰苦努力,我国行业从制造、应用、“三头在外”发展至制造、装机量、发量三项世界第一。

2022-11-09

166组件时代或将落下帷幕

关注行业的用户一定了解近年来组件的快速升级。从166到182再到210,尺寸间的市场竞本来以为会持续多年,殊不知在和市场的决定下,166尺寸组件或已退出历史舞台。

2022-04-12

全球将迎黄金期 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进步助推中国从2001年我国第一条10兆瓦生产线建成,到2008年我国第一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建成,如果说过往的成本下降、市场增大,还有赖于进口替代以及规模效应,大概从2012年左右起

2019-05-14

企业扩产步伐不停,产业面临竞升级

,提高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竞力,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021-02-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