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为能源变 | 耗时 30 ms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替代助推烤烟产业新突破

2020-07-27 13:46:03 中国网   作者: 袁妮 郭琦  本网讯“你们这服务太好啦,我们7月底就准备开炉烘烤首茬烟叶了,这电烤房多半年没用,就担心用电这事哩

2020-07-27

专家:用电量增速6月回升至6.1% 新动是重要支撑

“未来转型发展将呈现明显的电气化趋势,电替代潜力巨大,我国电力需求还处在较长时间的增长期。”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部副主任张琳认

2020-08-10

国家局:2021年前三季度可再生发展情况

前三季度形势可以概括四个特点:一是消费同比增速逐季回落。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同比增速逐季回落,三季度同比增速较一季度、二季度分别回落约14.3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

2021-11-09

广西生物质发电力提升 今年上半年发电量达37.3亿千瓦时

进入“十四五”,在乡村振兴、“双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三大因素驱动下,作“生力军”的生物质将迎来新发展阶段。

2022-08-01

气候危机之下,这家绿企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家负责任的全球性的绿色科技公司,隆基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世界”使命,致力于成全球清洁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

2022-06-27

“数博会”保供电:提升电网智水平 保障可靠供电

以确保“零停电”工作目标的南方电网贵州贵阳供电局承担着盛会保供电重任。

2019-05-28

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满足于一些“雕虫小技”的应用

宋鸿均认,国企在数字化转型工作方面有几个方面的安排:第一,加快“五转”落地。围绕转意识、转组织、转模式、转方法、转文化,国企数字化转型现在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将要得到改。第二,加强“五化”提升。

2023-10-18

新型储装机规模将达3000万千瓦以上

2021-04-25 07:50:28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刘羊旸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局组织起草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4月

2021-07-13

研判电力“十四五”:抽水蓄需求增大 煤电还需布局

预计2025年整个非化石消费比重可以超过18%。而煤电被认还需要适当的布局和发展。

2020-08-03

五种长时储技术 你更看好那一种?

如今的可再生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发电占据主导地位,但风和太阳只在特定时间产生,因此它们需要储技术来帮助弥补电力缺口,此长时储系统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0-04-03

李灿院士:“液态阳光”将有效解决氢存储难题

李灿指出,开发太阳等可再生,将足以支撑人类的发展,科学家研究显示,地球表面一小时接收的太阳,就可以满足全世界全年的消耗,而我国作太阳非常丰富的国家,将西北戈壁滩不到70%的面积用来建设光伏电站

2020-12-03

晶科辽宁绿色转型,携手合作伙伴助力碳中和

合作双方本着进一步深化新行业合作、开拓运营与服务市场的宗旨,就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互利互赢拓宽服务领域等原则达成高度共识。

2021-07-28

私有化圆满完成,A股有望再添超级独角兽

从去年10月23日汉薄膜发电控股股东汉移动首次提出对旗下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意向,到昨日独立股东投票结果获得百慕大法院批准,这场历时不到8个月的汉私有化已完成。

2019-06-06

不必等风来 跑起就有风— —走马北部生态新区呼之欲出的百亿级智电网产业园

时隔两个月,记者再次走进智电网产业园,未等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投资促进局项目经理彭林丰介绍,便脱口而出:“化真快!”“下个月再来,还会有化。”

鏖战储热管理

在马斯克改世界的计划中,除了可再生发电、储这些被人们熟知的零碳技术,他还重点介绍了“热泵”。这也不是马斯克第一次提到热泵了。

2023-05-05

关键核心技术要实现自立自强——从智网联车辆动力学实验室看我市如何抢占汽车产业制高点

据介绍,发展智网联汽车是构建智慧出行、服务新型产业生态的核心要素,是推进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汽车领域向低碳环保、节省人力资的必要手段,是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全球汽车产业技术革的必由之路

生物和废物主宰着印度可再生的供应

2020-01-16 08:36:58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世界网1月14日新德里报道,根据国际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最近的一份报告,在过去十年中,随着电力消耗的增加

2020-01-16

设施升级让风光发电“更可靠”

在配备和不配备储系统的情景中,风光在更可靠的新电力系统中占比多少会发生显著化。

2021-11-01

中电联刘永东:2023年新型储增长规模将超10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5月12日在2023年第一期国是论坛之“中国”上表示,据国家电化学储电站的安全监测信息平台统计,2022年在建电站300座,按照电化学储电站建设周期一般6到8个月计算

2023-06-28

从海外储项目应用看中国储未来之路

随着新的快速发展,消纳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储技术解决弃风弃光问题成一种选择。

2019-07-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