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柳州获得新使命——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相关规划明确指出,柳州不仅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还要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创新中心。
“去年,我们公司接待的旅客人数比2022年翻了两番。”1月4日,柳州新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蒋妮告诉记者,公司去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800万元,她感受到来柳州旅游的外地游客明显增多。
为帮助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载体、服务联盟成员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学习先进服务模式和创新理念,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柳州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小米粉变身大产业,我们企业能这么快速成长,离不开柳州工业化思维的推动。”陈生说,“作为在柳打拼多年的‘新柳州人’,柳州工业精神早已融入血液之中。”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近年来,我市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形成了“政府领航、双元一体、教产相伴、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柳州模式”。十年来,全市各职业院校累计输送20余万名技术技能人才。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
昨日,记者从柳州海关获悉,2023年,我市进出口总值35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出口251.8亿元,同比增长13.8%,进口101.2亿元,同比增长30.6%。
2024年初,广西汽车集团在武汉理工大学挂牌设立的广西汽车集团智能网联(武汉)研发机构,迎来双喜临门:一是研发机构晋升市级智能网联(武汉)研发飞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根据3月2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柳州市知识产权奖励补助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我市将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我市2022年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数量排全区第一,这也是我市连续五年获自治区表扬;鱼峰区(含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柳城县、柳江区、柳北区(含北部生态新区)、鹿寨县等6县区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数量名列前茅
6月22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积极推进“政银企”三方服务对接,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全市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了百亿资金支持,全市民营小微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于2018年柳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公示 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柳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通知》(柳工信通〔2018〕130号)和《柳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
关于2018年柳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公示 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柳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通知》(柳工信通〔2018〕130号)和《柳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26日从市市场监管部门获悉,我市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坚持高投入、高标准打造国家级汽车质量检验中心、柳州螺蛳粉质检中心、市医疗器械产品质检中心等检验检测技术发展新高地,成效显著。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12月1日,自治区科技厅公布第一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名单,全区11家中试基地上榜。
这里凭借“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获评自治区绿色工厂。昨天,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广西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发布,我市多家企业上榜。
在5月17日由搜狐主办的2023搜狐科技峰会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说。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