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上海松江落实电力优惠 | 耗时 55 ms

柳州市金融赋能新质生产交流会暨2024年证夏季所长会议召开 汇聚金融量 共话产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近日,“山水龙城 向新而行”——柳州市金融赋能新质生产交流会暨2024年证夏季所长会议召开,来自区内外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100多名高管和专家学者齐聚柳州,共话金融助产业发展

擦亮品牌 加速向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10月14日至20日,法国巴黎车展,东风柳汽不仅作为广西唯一参展车企亮相车展、发布新车型,还在当地举办了2024年外经销商大会,来自外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经销商参会

豪华新能源旗舰MPV星V9亮相大理

(图片由东风柳汽提供)6月1日,风行星V9广西大区媒体试驾和市团购会在云南大理举行。

着眼产业发展 完善支撑体系 ——《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多措并举助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规划》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提供多重保障措施,并提出我市将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方面发

增添“含绿量” 提升“含金量” 广西绿色制造名单公布 柳州榜绿色工厂最多

此次榜的广西绿色工厂共62家,9家来自柳州,包括柳州国轩池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柳州酸王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

推进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

重点提升柳州市、桂林市的国际影响和竞争,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大推进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全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加强对来宾、河池市的辐射带动能

全国73家经销商试乘试驾风行星S7 颜值高 性能好

7月6日,为期四天的风行星S7试乘试驾体验营·柳州站活动在东风柳汽研发试验场画了圆满的句号。

我市通过标准“走出去”有效带动产业走出去 不断提升标准话语权和国际竞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宏坤)日前,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积极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推动汽通用五菱、柳工集团等柳州势企业参与东盟各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化交流合作,发布了“中国—东盟汽车标准化合作机制

柳工装载机单月外销量超1000台 重器出 扬帆远航

(图片由柳工提供)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通讯员刘春菊)近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柳工装载机单月外销量超1000台,其中动装载机单月出口超100台,同时,柳工动装载机单月第

畅通以旧换新链条,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政策有序地 资源回收企业不再担心缺“第一张发票”

为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发展,各地税务部门建立健全“反向开票”税收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分析各地区政策情况,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柳字号”商品网受青睐 ——今年以来我市商发展情况一瞥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我市商平稳发展,直播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不少柳州企业通过商平台现产品销往全国,特色“柳字号”商品受市场青睐,“老字号”品牌也展现出活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推动工业经济现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的政策措施的通知

持续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加强对各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物流车指导,促进产业地。争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产值同比增长7%以

张壮在二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要求 全争项目争资源争要素 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2024年全市第二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5月14日召开,深入贯彻自治区和市委相关部署要求,总结分析1—4月招商引资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商务部等5部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施方案》的通知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扩围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2025年加扩围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有关要求,现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

紧盯体经济 壮大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南宁11月18日一张神奇的“贴膜”,视机就能变成放大版的触屏平板脑——在南宁变格科技有限公司,“黑科技”照进现

资源回收企业行“反向开票”部分对应的销售额能否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问:行“反向开票”的资源回收企业,能否按规定就“反向开票”部分对应的销售额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我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党建联盟季度联席会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日前,我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党建联盟季度联席会,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钢集团、柳工集团、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代表,围绕各自资源势,探讨如何加速发展新质生产

关于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聚焦做好重点产品、做精重点技术、做强重点企业、做重点园区,打造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物质技术基础。

做好“用、留”文章 凝聚人才向心 ——聚焦我市人才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三

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人尽其才”的广阔舞台,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步绘制“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让人才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产业发展急需的岗位发挥作用,到乡村振兴一线施展才华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