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bms电池管理 | 耗时 23 ms

微型无传感装置可随风飘浮

一旦落地,该装置至少可容纳4个传感器,使用太阳能板为其负载子设备供,并且可共享最远60米外的传感器数据。研究成果发表在16日《自然》杂志上。

2022-03-24

特斯拉“搭档”将交付4680

当下,包括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亿纬锂能、比克、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力神、鹏辉能源、三星SDI等在内的全球主流企业,都在积极跟进对包括4680在内的大圆柱的布局。

2022-06-14

广西首个动力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建成

站采用宝骏E100、宝骏E200研发阶段的退役动力搭建,这一创新探索,开启汽车企业经济转型新赛道。

2020-07-01

LG化学业务正式独立,在华产能将提高一倍

2020-12-02 10:31:07 OFweek锂网12月1日,LG化学业务如市场预期般的正式独立,原LG化学事业本部总裁金钟现出任公司CEO,LG新能源首任董事会主席将由辛学喆副会长担任

2020-12-03

我国铝-空气备用源进入规模应用阶段

2020-05-27 10:33:16 云南网   作者: 杨建华  5月26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金属燃料工作站在位于昆明市高新区的云南创能斐源金属燃料有限公司

2020-05-27

产业化进程加速,固态开辟锂新未来

导语:固态是指采用固态解质的锂离子,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显著优势,有望解决传统液态锂安全事故频现、能量密度临近上限等诸多问题,在需求高速增长及技术代际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乘势而起。

2023-03-14

二线动力企业“猛抬头”

一方面,国内动力整体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局,主机厂为保障供应稳定,正在积极导入多家供应商,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从而带动二线企业装机量增长。

2021-07-14

46系大圆柱“风云澜起”

目前特斯拉4680产量较Q2翻了3倍,且其美国德州工厂已安装第二代生产设备。马斯克希望未来把4680成本降至70美元/kWh,预计届时其生产成本较目前我们国内动力的成本下降约一半。

2022-10-31

头部格局尚未固化 动力领域硝烟四起

三星SDI和松下等日韩巨头同样也在加快其无钴开发量产进程。松下已向特斯拉大规模供应高镍,并将钴含量降低至5%以下。

2020-12-14

小米的动力“资本局”

小米频繁“触探”动力背后的野心,正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大众面前。

2021-08-06

锂离子回收市场展望

2035年可供回收的退役规模将达到约500万吨,足以满足生产所用主要金属15%-30%的需求。全球各政府正在制定回收政策,确保动车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07-28

国家燃料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营

近日,国家燃料技术创新中心在山东省潍坊正式挂牌。

2022-09-14

用太阳能充站解决动车焦虑还过于

甚至是几年前,英国都一直被吹捧为是生产和发展太阳能设施的主要国家之一,尽那时也有一些关于太阳能发厂位置建设方面的反对声音,但是行业的发展势头和国家补贴持续向好,太阳能一度成为迄今为止英国最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

2019-04-09

破茧 蝶变 跨越 ——​小微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助企提质扩面增活力

产值提高10%、成本下降5%、客户份额提高5%、产品0投诉……这份喜人的成绩单来自参与小微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后的广西新生活餐饮有限公司。

2019全球氢燃料乘用车销量达7500辆

2020-02-12 08:12:39 能链整据外媒报道,2019年燃料乘用车全球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75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90%)。

2020-02-25

中国科大 仿珍珠母层隔膜提升锂抗冲击性能

在商业化锂中,多孔的聚烯烃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地用做锂离子隔膜。

2019-11-15

中韩动力之争白热化!

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2年9月份,全球动汽车装车总量达54.7GWh,同比增长61.2%;2022年1-9月,全球动汽车装车总量达341.3GWh,同比增长

2022-11-08

新能源汽车市场革新 氢燃料车迎来黄金期

眼下,纯动车存在的“里程焦虑”、安全隐患、充不便等问题,这些问题仍未得到圆满解决。此时,氢燃料继锂之后以“零排放”的优势被众多国际车企青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

2020-05-15

原材料涨价催生锂“平替” 宁德时代成熟产品发布在即 却有分析师“泼冷水”

不过,曾毓群也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离子不是刚一出来就很便宜,因为目前整个供应链很小,成本比锂贵。有分析师则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来看,钠对锂的替代性实际上很微弱。

2021-07-13

SKI开发出800km续航快充

SKI表示,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或者最快在今年年底完成新的开发,之后这些新“可以在动汽车的普及中发挥重要作用”。SKI决定将开发重点放在“能够实现长距离行驶的长寿命”上。

2020-10-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