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NCM811让新能源 | 耗时 28 ms

为挑战宁德时代,LG计划在六个国家扩大产

1月20日,据日经报道,韩国 LG 着眼于从中国宁德时代手中夺取电动汽车电池的桂冠,计划在六个国家扩大产,并利用其可创纪录的股市首发收益开发尖端动力电池。

2022-01-25

型储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由中国型储产业创联盟主办的中国型储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京举行。

2023-03-29

铅炭电池:储秀主打“安全牌”

电化学储或将成主流型储技术中关村储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储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

2021-08-10

化学储:行业何时迎来爆发期?

2019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局曾明确,到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全面取消国家补贴。发电侧储的任务是提高消纳,平滑输出,减少弃电。

2020-08-11

华为数字斩获“2021优质光伏逆变器企业”殊荣

11月18日,2021世界太阳光伏产业博览会在广州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不仅召开了中国太阳光伏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共探推动发展与促进双碳目标路径,还举办了颁奖典礼予以表彰光伏产业链的优质企业。

2021-11-22

《雄安区地热资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19-2025年)》发布

2020-01-13 09:40:52 地热资讯   作者: 崔利杰  《雄安区地热资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19-2025年)》和《雄安区地质勘查规划(2019-

2020-01-13

双碳目标促储产业探索路径

增投运电化学储项目装机规模达到1.56吉瓦,配置储应用占增总装机规模的40%,与此同时,储技术规模化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用户侧储应用到电网侧储爆发,再到可再生成为发展趋势

2021-07-13

亿纬锂成立公司!

而作为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目前多点布局电池技术,奠定长期技术竞争优势,行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2023-02-24

晶科落子鄂尔多斯,或建组件厂

9月26日,一号独家获悉,晶科已经敲定在鄂尔多斯的投资,目前正在成立的公司,预计将设立一家组件厂,并且发展当地光伏电站项目。

2021-09-28

地热利用为清洁取暖注入

8月27日,国家局相关负责人在陕西西安举办的“2019国际清洁取暖峰会”致辞中指出。会上,专家学者介绍了清洁取暖的一些成果,其中,陕西西安西咸区地热取暖成为清洁取暖创模式的样板。

2019-09-05

舒印彪:电力行业应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舒印彪表示,要按照安全、优质、经济、高效的原则,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前提下,以零碳为强约束,加快构建以为主体的型电力系统。

2021-06-15

智利启动1GW可再生建设以取代燃煤发电

2019-10-08 08:16:38 中国网Engie Energia Chile SA上周五公布了一项投资计划,涉及安装1000MW的可再生,始于在智利Antofagasta地区三个项目

2019-10-08

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增加全球清洁供应

世界气象组织11日发布报告说,未来8年全球来自清洁的电力供应必须翻倍,才有效限制全球变暖;否则,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加以及缺水等因素影响,全球安全可受到损害。

2022-12-02

双良节签约宜兴市中医医院合同管理项目

2021-03-03 14:10:36 中国网近日,双良节与宜兴市中医医院签订宜兴市中医医院合同管理项目,本项目合同金额8790万元,合同期10年。

2021-03-03

基建”催热储企业入局抢市场

,且相关电价政策已向此倾斜;随着汽车和充电桩的规模化投入,以及储成本的降低,储充和光储充一体化设施也有望成为主流。

2020-04-03

浙江加码海上风电!

WindDaily获悉,浙江将募资30亿元,加码开发浙台州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该项目位于浙江台州临海市海域;项目规划装机规模300MW,投资总额为41.81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1亿元。

2022-03-24

上半年清洁发电同比增长12.8%

袁 琛摄(影像中国)记者从国家局获悉: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4亿千瓦,同比增长8.1%。

2022-08-10

风电现抢装潮 局强调监管避免大起大落

在21日举行的2019北京国际风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风大会”)上,国家和可再生司副司长李创军表示,希望企业按照“十三五”规划和电网实际送出力,以及环保的各项要求量力而行,客观理性地推进项目建设进程

2019-10-22

适应人工智驱动科研范式

  当前,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技术不断突破并向科研领域广泛渗透,为科研工作注入了元素、,对科研效率提升和范式变革形成显著催化作用,现代科研活动由此更加高效、精准,“人工智驱动的科学研究

2023-06-29

《全球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发布

2021-12-22 09:19:09 中国网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电力、钢铁、水泥等基础设施的寿命往往长达几十年,建基础设施在未来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并产生碳排放锁定效应。

2021-12-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