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LG化学锂硫电池长效 | 耗时 31 ms

LG取消模组 成本降低30%

2020-12-03 09:45:25 盖世汽车新能源据外媒报道,LG公司(LG Chem)已完成其模块包集成平台(Module Pack Integrated Platform ,或MPI

2020-12-03

宁德时代全面超越LG,重回全球第一!

SKI,并非LG,因此宁德时代的使用量有所增加。”

2020-12-03

LG计划分拆业务扭亏为盈

2020-09-18 14:37:41 缆网特斯拉(Tesla Inc)和通用汽车(GM)的动汽车供应商韩国LG周四表示,随着动汽车市场的腾飞,该公司计划将其业务拆分为一家新公司

2020-09-21

“千年老二”LG上演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三国演义”

直到今天,LG的软包依然是全球的软包巨头,全球市占率约16%,与此同时,LG业务布局相当丰富,涵盖基础材料、移动、动力、储能LG动力可以提供芯、模组、PACK

2021-07-12

LG与SKI止诉,竞争走向差异

任何一个强势的厂商,试图通过诉讼消灭对方,都很难如愿。LG和SKI(SK创新)都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激烈竞争,不会因为一场官司的输赢而终止。

2021-07-13

LG推出不用铝的组件边框

10月19日,韩国工龙头LG表示,将在国内首次开发出可以代替太阳能面板框架金属的塑料材料,正式攻占市场。

2021-10-22

LG新能源上市将创韩国IPO纪录

历时半年有余,韩国第二大集团LG旗下子公司——LG新能源的IPO大戏拉开帷幕。

2022-01-10

前5月中国动力装机降逾四成,宁德时代、比亚迪、LG三足鼎立

研究的装机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的中国动力格局中,宁德时代(300750.SZ)、LG、比亚迪(002594.SZ)成三足鼎立之势。“宁德时代遥遥领先,比亚迪和LG不相上下。”

2020-06-16

前三季度动力装机量TOP10:宁德时代、比亚迪、LG为前三甲

2020-10-21 09:29:25 高工前三季度动力装机量TOP 10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中航、国轩高科、亿纬能、时代上汽、力神、松下、孚能科技。

2020-10-22

特斯拉向韩国LG增加订单

2020-07-06 08:07:24 经济参考报《金融时报》 特斯拉(Tesla)向韩国LG增加了订单,后者计划今年开始在国内工厂为特斯拉汽车生产

2020-07-06

LG新能源再次召回储能

2021-05-28 10:48:34 高工外媒报道称,LG新能源表示,将自愿更换储能系统(ESS)中使用的离子,以免发生潜在的火灾隐患,估计其成本约为4000亿韩元(约23亿元人民币

2021-07-14

专利相争 LG要求美国制裁SKI

2020-09-04 09:50:58 车汇9月2日,LG已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一项动议,寻求在动汽车动力专利案获得关键裁决之前,对其竞争对手SKI发布一项制裁令。

2020-09-04

LG南京600亿动力项目量产

2019-12-18 10:45:16 中国经济网据报道,今年11月,LG设在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的动力一期项目实现量产,项目全部达产,预计年产值将达600亿元。

2019-12-18

国内动力企业排名大变动,松下、LG挤进前三,比亚迪跌至第四

2020-03-16 08:14:30 界面   作者: 周小飏  这是松下和LG在国内首次超越比亚迪,跻身国内动力厂商前三名。

2020-03-16

宁德时代及LG瓜分沃尔沃大单

根据新的协议,宁德时代和LG将同时向沃尔沃提供模块,协议涉及的总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使用宁德时代和LG则为沃尔沃提供了灵活性。

2019-05-16

为挑战宁德时代,LG能源计划在六个国家扩大产能

1月20日,据日经报道,韩国 LG 能源着眼于从中国宁德时代手中夺取动汽车的桂冠,计划在六个国家扩大产能,并利用其可能创纪录的股市首发收益开发尖端动力

2022-01-25

《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安全、便捷、高运输,切实增强新能源汽车和动力产业竞争力,为服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特斯拉4680圆柱量产 LG/松下/宁德时代仍唱主角?

众所周知,期以来松下都是特斯拉动汽车的唯一供货商,但是特斯拉因不满松下供应滞后造成Model 3产量不足,于是近年来又引入LG和宁德时代。

2020-12-30

车用动力市场大幅下跌,上半年LG装机量全球第一

 韩国三大厂商均大幅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排行前十的厂商中,LG、三星SDI、SK Innovation和中航装机量均实现了同比增,其他厂商则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

2020-08-0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