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LG化学成全球最大锂 | 耗时 33 ms

中国为首 亚洲三国在电池产业链中占优势地位

2021-03-30 13:31:09 电缆网日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和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携手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电池产业链的竞争中具有独特优势。

2021-03-30

千亿级市场 电巨头已入场!未来将取代离子电池?

中国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胡勇胜:今年6月份推出了首套1兆瓦时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这是世界上的,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处于国际上领先的地位。

2021-09-14

传统磷工巨头争抢磷酸铁蛋糕”

磷酸可以作为制备磷酸铁及磷酸铁的原材料,使公司在磷酸铁及磷酸铁的生产上拥有较的优势。

2021-12-28

磷酸铁再度崛起?

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不到5千辆增长到50.7万辆,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随之得到幅度增长。本低、安性极高的磷酸铁电池一时之间获得了极关注。

2019-07-30

2025年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122亿美元

2020-02-18 09:36:42 电缆网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新发布的报告,2019年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为1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至

2020-02-25

电隔膜疯狂扩产:星源材质想要重夺C位?

国产隔膜的产能更是远超国外厂商,市占率突破60%。中国市场,已为隔膜消费和生产的主战场。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当下的隔膜市场,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风险?

2021-11-19

电池领域两巨头“杠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电的声明中还意味深长地写道:“我国专利法立法的终目的是‘促进科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为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2021-08-05

被宁德时代嫌弃的三元电池将何去何从?

那么,此前把磷酸铁电池当了“臭狗屎”的宁德时代,现在又把磷酸铁电池捧了“香饽饽”,这又是什么骚操作呢?

2021-07-12

比亚迪把矿开到非洲

近日,有消息称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矿矿山,目前均已达收购意向,据测算,在这6座矿中,氧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可达100万吨。对此,比亚迪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2022-06-14

车企与电池企业 到底是谁了谁?

此外,彼时独立专业的动力电池厂少的可怜,排的上号的电池制造业,不过LG、三星SDI与松下等少数几家,但都供不应求,产量总是跟不上。LG对通用如此,三星SDI对宝马亦是如此。

2019-10-12

中航电六基地扩张“版图”

11月8日,中航电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合肥基地项目在合肥市长丰县启动建设。8月10日,中航电就已经与合肥市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248亿元合肥基地项目落地合肥,部建可具备50GWh年产能。

2021-11-15

关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市场上一直有三元电池和磷酸铁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论,前者本高但续航时间长,后者续航略差但本低且

储能虽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稳定意义重,但本、安等顽疾始终存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业内专家在2015年就呼吁“给风电、光伏配备储能很有必要”,然而直到2019年,这类储能项目才真正落地。

2021-11-24

碳酸和SQM都疯了,天齐业剑指100

,带动盛屯矿业/洛阳钼业/寒锐钴业/天齐业等涨停或涨。

2020-12-29

三元电池VS磷酸铁电池,是二分天下还是一方独霸?

关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市场上一直有三元电池和磷酸铁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论,前者本高但续航时间长,后者续航略差但本低且安性高。

2021-11-24

王”诞生!

8月25日,Bacanora董事长Mark Hohnen表示:“我们很高兴Bacanora能与赣锋业有效地合作,并就正式收购要约的条款达一致。”

2021-08-30

价值不输稀土 离子电池资源"争夺战"正在升温

外媒称,近日,为离子电池开发作出贡献的科家吉野彰获得诺贝尔奖,这种电池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纯电动汽车(EV)和蓄电池等,的需求正在扩离子电池需求增长正在给原材料领域带来新的商机。

加拿家发现硅纳米粒子可使电池蓄电能力提高10倍

2019-03-25 15:30:19 科技部硅材料因储量丰富,且能比电池中使用的石墨吸收更多的离子,被认为具有制造容量电池的前景。

2019-03-25

电行业竞争加剧,优赛道浮现!

日前,中金公司研报指出,隔膜环节是电池四材料中竞争格局优的赛道。离子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个主要部分组

2021-12-14

《国家科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政策解读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对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提出任务要求。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