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LG化学上半年在全球 | 耗时 29 ms

谭丕创市工业发展大会强调大干实业 大抓工业 大兴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制造强市

坚决扛起工业大旗、挺起工业脊梁,深入分析市工业发展形势,面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力以赴重振柳州工业雄风

柳钢集团实现扭亏为盈 钢材出口销量同比增长106.3%,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柳钢产品成功应用于平陆运河等重点工程的同时,“出海”成绩也可圈可点。,柳钢集团钢材出口销量同比增长106.3%,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中国新能源汽车首破度1000万辆

11月14日,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车企的整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

我市市企业表现如何?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8日,A股迎来国庆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收涨。其中,沪深两市成交额历史首次突破3万亿元。我市市企业表现如何?

专注生产精密钢管 巩固优势向海图强 柳州金都新材料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朱柳融、实习生李镇江报道摄影)工业制造领域,精密钢管如同人体的血管,承担着输送介质、传递能量的关键作用。

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今市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97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这是记者22日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的消息。

市场不断扩大 销路越发畅通 ——关注我市对外贸易发展

近日,记者从柳州海关获悉,今,柳州进出口总额217.2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额达188.5亿元,同比增长46.8%。

今<em>年</em><em>上</em><em>半</em><em>年</em>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 <em>全</em>产业链销售收入为382.4亿元 同比增长7.6%

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 产业链销售收入为382.4亿元 同比增长7.6%

工人广西优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锁鲜米粉包装生产线忙碌。

抢抓政策红利 赋能企业发展 尽最大努力争取经济发展最好结果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判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来,抢抓政策红利,赋能企业发展,力冲刺四季度,尽最大努力争取经济发展最好结果,为区经济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新型工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制造强市

力将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支柱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造更智能 产品更智慧 ——关注我市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亮点

市统计局和市工业和信息局相关数据显示,分门类看,,我市新兴产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5%、42.0%。

加快推进乡村面振兴 扎实推动智慧农业建设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谢耘)11月21日,市长张壮到融安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强调要深入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加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面振兴

2025<em>年</em>第四期“行长说融资”---永赢金租谈融资租赁如何支持柳州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第四期“行长说融资”---永赢金租谈融资租赁如何支持柳州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售后回租售后回租是以企业存量生产设备为租赁物,通过售后回租模式向企业提供中长期流动资金支持,单户最高3000万,期限最长4,资金用途灵活。

柳州市构建“融媒+”市场发展之路 破解传统媒体发展困局

近日,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简报、广西改革微信公众号刊发文章《柳州市构建“融媒+”市场发展之路破解传统媒体发展困局》,文章指出,自20224月成为国首批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城市以来,柳州市秉承“万物为媒、

超过去产量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20日,记者从广西汽车集团所属的五菱柳机获悉,今1月至9月,该公司缸盖毛坯产量达61万件,超过去产量,同比增长60%。

工业和信息部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5G规模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部中央网络安和信息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202411

制造业、科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如何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一文带你了解

今天带你了解:制造业、科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政策类型】行业性政策【涉及税种】增值税【优惠内容】加大“制造业”“科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

产业园区改革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会明确提出,“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市委十三届十次会强调要深产业园区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园区体制机制,推进园区整合,推动园区专业管理、市场运营。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