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BMO:钴锂过剩将减 | 耗时 25 ms

电池诺奖没有中国人 但产业已被中日韩瓜分

现在的电池产业链已形成庞大的规模效应,包含上游的矿山(镍锰、矿和石墨矿)和元器件(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极基材、隔膜等)、中游的电芯制造和封装、下游的电池应用(消费领域、动力领域)。

2019-10-12

美国能源部重磅发布《国家电蓝图2021-2030》

这份由联邦先进电池联合会( Federal Consortium for Advanced Batteries )组织撰写的《国家电蓝图2021-2030》有助于指导投资,以发展国内电制造价值链。

2021-07-14

安永:承诺到2025年碳排放少40%

2020年和2021年,安永在全球实现碳中和及负碳排放目标,并承诺到2025年碳排放少40%,实现净零。

2022-01-04

电池环保“短板”待补齐

虽然动力电池产业逐步走上正轨带来了更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环保难题:资源在开采利用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那么,这一问题是否会反来制约电池的发展?

2019-06-21

排新规推动电动汽车革命

根据规定,到2032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新乘用车销量的67%。“这加速美国向清洁汽车转型,以应对气候危机,改善空气质量。”

2023-05-09

为了矿,宁德时代跟人干起来了

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在宜春建设新型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及相应碳酸等上游材料生产基地。据悉,有“亚洲都”之称的宜春拥有全球最大的云母矿,现探明可利用氧化储量约250万吨。为什么抢矿?

2021-09-16

新型离子电池能耐极寒和酷热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纳米工程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陈政说,这种电池可让寒冷气候下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就能行驶更远;还可少对冷却系统的需求,以防止车辆的电池组在炎热气候下热。

2022-07-14

“磷三杰”围猎磷酸铁,比亚迪后院起火?

甚至,苹果未来的iCar也青睐磷酸铁。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报告显示,2021年前七月磷酸铁电池累计装车量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从7月起装车量连续超越三元电池。

2021-12-01

报告:电池价格四年后降至100美元每千瓦时以下

年全球市场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为156美元/千瓦时,较2018年下降13%,比2010年的1100美元/千瓦时已下降了87%。

2019-12-05

云天化会是未来电行业的资源新贵吗?

云天化(SH:600096)未来电新能源行业里占据战略位置。云天化未来是磷氟双王,地位类似于赣锋业之于,华友业之于镍,北方稀土之于稀土。

2021-09-09

矿争夺加剧 电池回收市场才起步

电调查之3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浪潮下,谁掌握了最上游的矿资源,谁就拿到电动车大潮的门票。当前,电企业纷纷加大对矿资源的需求,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出海收购矿。

2021-12-03

钠电池元年,分庭抗“”的底气却没了

日前,有媒体报道,搭载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首款新车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采用的是钠电池与电池混装的方案;而比亚迪的钠电池也在2023年下半年量产上市,同样也采用了混装的方案。

2023-05-22

又一电项目落户广西

10月29日消息,上海格派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建的格派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开工。

2022-11-02

英计划2035年排目标提高至78%

—首次把国际航空航运排份额纳入其中2021-04-22 09:40:42 科技日报   作者: 实习记者张佳欣  北京4月21日电 英国政府20日公布的第六个碳预算宣布了其最新排目标

2021-04-22

离子电池现在研究到何种成度了

发展具有快速充电能力的大容量离子电池一直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目标。以石墨或石油焦等炭质嵌化合物代替金属作为负极,会使电池电压有所下降。但由于它们嵌电位较低,可使电压损失小到最低限度。

2020-12-24

研究认为2023年欧洲电池年产能达198GWh

根据调研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调查研究,欧洲在电池制造能力方面2023年超美国。到2023年,欧洲的电池制造能力预计增长十倍。

2019-07-22

中航电能撼动宁德时代吗

电池业内普遍预计,2021年全年,中航LG化学,升至国内市场份额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248.550, -10.13, -3.92%)。近几年,专利之争已经成为电池行业的常态。

2021-07-27

离子电池领域中国实力几何?

其中磷酸铁和锰酸的实际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理论极限,而和三元材料还有发展空间。

2020-07-24

未来五年磷酸铁出货达800GWh 材料厂商扩产又掀高潮

龙蟠科技表示,常州成为公司体内从事磷酸铁正极材料业务的唯一主体,便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在磷酸铁正极材料产业链上的项目研发、市场拓展、产品量产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2021-10-26

电池 动力电池 电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中国电池材料在全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行业内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产能严重、品质良莠不齐,价格梯度大、企业多竞争激烈、企业间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

2020-06-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