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ABC电池 | 耗时 19 ms

未来产业瞄准全固态

而全固态使用固体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解液和隔膜,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循环性能更强,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下一代动力的主要研发方向。

2023-08-01

VS锂,谁能引领未来

相较当前的储能“一哥”锂储能,钒看似正在成为储能赛道的新宠,这带来了一个疑问,钒VS锂,钒会是未来吗?钒优势显著钒的第一个优点是安全性高。

2022-10-18

锂离子:储能中的明珠

其中,惠廷厄姆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世界上第一块锂离子。古迪纳夫经过反复实验与验证,发现钴酸锂比硫化钛更适合储存锂离子,进而显著提高压平台。

2019-10-29

宁德时代换挡,钠“接力”锂

宁德时代以一己之力将钠推上了台前,钠量产被提上日程,钠离子产业化将进一步加速。

2022-10-31

“锂之父”陈立泉院士:全世界的能都用锂离子储存,根本不够,钠离子是新首选

锂离子已经到了极限,下一步要发展固态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新一代,引领动中国”。

2021-01-21

海外巨头杀向磷酸铁锂领域

国外市场,包括LG新能源、SKI、三星SDI和松下,过去主要以三元、四元为主要侧重技术路线和方向。

2021-10-12

新型铝基:动力史上“新物种”

《新型高能量低成本铝基研发》项目获批。

2019-07-09

未来光伏发展探析:高效n型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发展主题,截止2020年底,P型仍为市场主导,但展望未来,PERC 行业量产平均转换效率2020年已提升至22.8%,头部企业超过23%,接近PERC理论最高值。

2021-09-27

动力厂商争相布局无钴领域

此前特斯拉透露,将在“日”公布最新的“无钴”技术,而此“无钴”并非密度较低的磷酸铁锂。对此,曾毓群表示:“马斯克告诉我,特斯拉希望自己做

2020-05-18

4680大圆柱时代到来,亿纬锂能、创明多家企业蓄势待发

部分基金专家认为, 2023年有望成为4680放量元年,带动新能源车技术及产业链深化变革。显而易见,在特斯拉的带动下,全球动汽车行业几乎掀起了4680热潮。

2023-02-24

反太阳能:夜间工作的光伏

蒙迪最近从马里兰大学加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他正在开发这些夜间太阳能的原型,这些太阳能可以产生少量能。研究人员希望提高设备的功率输出和效率。

2020-02-26

新“梦想”300次充放保持稳定 —钠硫有望取代广泛使用的锂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式钠硫,解决了同类普遍面临的枝晶等问题,使寿命更长——历经300次充放仍然性能稳定。

2021-12-10

德赛:消费类增长 动力类亏损

2019-05-28 10:16:12 高工锂近日,德赛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会上对公司2018年度经营情况及2019年规划布局作出具体介绍,2018消费类产销量良好,但动力业务亏损有所下降

2019-05-28

又一家韩国巨头剥离业务了

继LG化学之后,韩国三大动力厂商中的另外两家——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以下称SKI)也传出剥离业务的消息,虽然三星SDI予以了否认,但SKI的拆分计划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2021-09-24

1-8月全国锂离子产量93.8亿只 原及原组产量260.2亿只

2019-10-24 13:25:12 工信部网站导读:1-8月,全国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产量93.8亿只,同比增长6.5%;铅酸蓄产量12926.3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4.5%

2019-10-24

错过动力市场?固态风口才刚到

所以无论储能或动汽车,想要安全首先要解决液体解质的可燃问题。固态,新一代动力固态,业内将其视作能够解决行业痛点的新一代动力

2021-11-24

远东开发储能用“磷酸锰铁锂”

对此,中国从远东了解到,该公司结合当前化学储能的核心需求和自身优势,以高安全长寿命宽温域新型磷酸锰铁锂芯技术为主题,从体系设计角度入手,通过技术攻关,攻克磷酸锰铁锂导性差、循环次数少、

2022-07-25

企业频“牵手”,车企大力化解“荒”

全行业的“芯”荒让所有车企头痛,在为芯片奔走的时候,近期多家车企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企业频频牵手,拓展产能,化解“荒”。

2021-07-22

无钴量产装车看动力产业演化

蜂巢能源无钴的量产,将帮助全球动力行业,尤其是中国动力行业,摆脱对钴资源的长期依赖,避免其掣肘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去钴,还将助力动力大幅降本。

2021-09-02

“抢装”不起火包 车企/厂都“伤不起”

其测试结果显示,该在热失控触发并发出报警信号后,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岚图汽车表示,该包拥有“三维隔热墙”技术、BMS独创安全监测和预警模型、高安全PACK方案三大优势。

2021-07-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