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本报4月2日刊登《换电版柳产新能源出租车交付》报道后,时隔一个多月,记者了解到,目前整车企业换电车型供不应求,新能源出租车换电模式正从我市向全区推广。
这爆发式增长,为我市螺蛳粉中小企业带来了什么改变?在螺蛳粉产业的未来发展进程中,这些企业将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与挑战?又将如何应对?9月4日,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畅谈未来产业趋势。
我市2022年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数量排全区第一,这也是我市连续五年获自治区表扬;鱼峰区(含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柳城县、柳江区、柳北区(含北部生态新区)、鹿寨县等6县区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数量名列前茅
近年来,我国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有接近六成来自新能源发电量的增量。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4.300, 0.01, 0.23%)产业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约5.3亿千瓦,是10年前的18倍。
----------------------------------------------------------------------------------------------- 关于组织我市中小企业参加
近日,自治区工信厅网站公布2018年广西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定名单,共110家企业上榜,我市就占20家,广西艾盛创制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上榜。
日报消息(记者荀诗媛)经过2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我市51个“双创”项目获得晋级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19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复赛的资格,有机会开启新一轮对决,晋级企业数量居全区前列。
名单显示,此次立项建设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0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17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其中,我市多所院校和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自治区根据2022年水利工作考评结果,下达了2023年第二批财政水利发展资金,我市获得激励资金共计320万元。
“新”浓度上升2020年我市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8万辆,同比增长172.7%,约占全市汽车销量的十分之一。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升现象,在汽车行业展现得淋漓尽致。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12月21日,2021年全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在会上,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唐咸来对柳州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表示肯定。
正是看准了产业的潜力,8月2日,我市召开了一场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工作推进会。我市7个县区、各相关部门和4家链主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各抒己见探索产业链的延伸方向。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通讯员杨旸)柳州海关8月13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市汽车出口数量和货值均大幅增长。今年1月至7月,全市共出口汽车1.7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1.7%。
6月3日,我市召开全市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分析研判我市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确保二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市政府副市长侯刚主持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颖出席会议。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