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5G建设正在加速落地 | 耗时 31 ms

东风柳汽研发智能移动产品 无人驾驶乘龙幻影Pro亮相

(东风柳汽供图)没有驾驶舱、不需要司机的无人驾驶车辆,从科幻电影中走进现实世界。东风柳汽已研发出多款无人驾驶产品,最新的一款产品——乘龙幻影Pro近来备受关注。

大力推进柳州现代制造城

大力推进柳州现代制造城,打造全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强对来宾、河池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深化产业园区改革 快构现代化产业体系

柳州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着力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制造城,构“3+3+X”现代产业体系,为同心克难

深中通道闪耀“柳州智慧”

深中通道运用了欧维姆多项顶尖技术。2000MPa级高强度超耐久主缆锚固系统。6月30日式通车的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国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你知道吗?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高水平创新型柳州

高水平创新型柳州,使命光荣、时不我待。

更新升级备 创新快发展

车间数控工中心。5月23日,位于柳南区的柳州河西高新区内,柳州市工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

自治区能源局印发项目方案 ​柳州将迎来新能源发展热潮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昨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能源科获悉,自治区能源局印发了2024年度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方案,共209个项目入列,装机容量2644.5万千瓦。

柳钢集团“4+X”高端产品集群形成

今年1月,柳钢与万和新电气共的家电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式签约揭牌;3月,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电热水器专场交流会柳钢举行,各大品牌经销商、高级工程师、采购负责人走进柳钢生产一线,与销售和技术研发团队深入沟通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零工市场规范化参考标准》的通知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零工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零工市场规范化参考标准》(以下简称《参考标准》)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实际抓好实。

张晓钦全市县区经济稳增长协调推进会上强调 认清形势 明晰目标 强化举措 齐抓共促细经济稳增长各项任务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压实责任抓实工作,切实明晰目标、强化举措,齐抓共促细经济稳增长各项任务

柳州印发实施方案 2030年前全市城乡领域实现碳达峰

原本用于开发的成绿。近日,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局、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柳州市城乡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30年前,柳州全市城乡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紧抓政策机遇 产业成长 我市前4个月传统产业焕新部分和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超40%

“5月20日,第十届世界水论坛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上汽通用五菱三款新能源汽车作为官方用车,服务来自全球的代表。这是我们印尼当第四次服务国际盛会。”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 制造强市

,全力将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支柱产业,快构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汽新能源推出全球首款5G新能源汽车

作为全球首款5G新能源汽车,埃安V智能互联网配置方面集成了各供应商的最新技术。

2020-06-17

柳州德濠智造谷项目稳步推进

5月29日,记者柳东新区官塘大道旁的看到,又一座新厂房。这是我市重大项目之一的柳州德濠智造谷项目,成后将为企业提供高标准厂房。

年产500吨ITO靶材项目阳和式投产运营 ■记者王小丁 通讯员黄翩翩

ITO靶材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从触摸屏技术到太阳能电池,几乎贯穿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

5G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升级 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9月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董事长汤广福2021世界5G大会分论坛——“5G与碳达峰、碳中和”上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

2021-09-02

贵州:电网投资计划完成125亿元以上 力争5G基站2万个

贵阳至南宁高铁路,成安顺至六盘水铁路、渝怀铁路梅江至怀化段增二线、瓮安至马场坪铁路等3条铁路,开工铜仁至吉首铁路,推动盘州至兴义铁路全线开工。

2020-05-12

亚信科技与中核工程、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共5G智慧核工业

四方将联手共面向5G的智慧核工业,进一步快核工业的数字转型,共同推进5G技术核工业的应用,通过相互支持、资源互补、业务合作,携手开发国际、国内智慧核工业及5G技术核工业应用市场。

2020-05-29

柳州汽车出海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增长

今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出口汽车突破100万辆,从1995年至今,企业累计中南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104个国家和区实现技术输出和产品投放。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