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46800电池,终结 | 耗时 25 ms

过早退化或将增加储能系统部署风险

特斯拉公司在澳大利亚部署的储能系统从太平洋天然气和力公司(PG&E)到NV Energy公司,美国越来越多的公用事业公司正在制定计划或采取措施增加储能容量。

2020-03-06

华能止收购协鑫新能源控股权,改为收购其国内光伏站资产

该公告未公布协鑫方面出售站资产的具体数据。

2019-11-20

光伏:龙头推进,TOPCon产业化或加速

N型产业化提速,TOPCon技术具备性价比。随着P型PERC接近其理论效率极限,N型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TOPCon技术是最重要的N型技术路线之一。

2021-12-20

日媒:钠离子有望用于动汽车 中企或在2023年投入使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17日报道,继锂之后,钠离子备受关注。报道称,该不使用产地分布不均的稀有金属,可望帮助企业稳定采购材料并降低生产成本。

2021-12-28

缓解燃料车里程焦虑 长三角要建氢走廊

上海下一步还将发布氢能燃料汽车创新发展白皮书。“目前在长三角地区有6座加氢站正在运营,17座加氢站在建或规划,636辆燃料物流车和24辆燃料公交车正在上海、如皋、张家港等地运营。”

2019-05-29

LG新能源再次召回储能

LG新能源对ESS着火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的果是,最初在中国生产的仅储能极中发现了由于某些工艺问题而导致的潜在风险,若与苛刻的外部环境相合,有可能引起火灾。

2021-07-14

光伏变数转向环节,TOPCon跨越拐点,加速产业化

在上游和下游产业格局相对明朗的背景下,中游片环节的技术仍在不断迭代,新技术和新势力涌现,竞争充满活力,技术走向也决定了光伏行业未来的广度和深度。光伏行业的焦点,正在从“硅料”转向“”。

2021-12-01

头部动力扩产“急行军”

不久之前,宁德时代还宣布拟投资390亿元新建宜宾、福鼎、江苏时代(四期)等三大动力生产基地。加速产能释放的企业并不止宁德时代一家。

2021-01-12

《氢燃料汽车安全指南(2019版)》正式发布

《氢燃料汽车安全指南(2019版)》可以说是全球首次发布,我们国家有着最好的汽车市场,我们发展了数十年的动汽车,已经连续数年作为第一大全球汽车市场,我们不只是给国内,也给国际输送了更多的技术和标准

2019-10-28

晋能科技异质技术稳步推进,发挥产品优势带来更高收益

公司深耕异质技术领域,持续提升异质降本增效能力,为下一代主流产品市场化做充足准备。

2022-10-20

中俄合作开发廉价氢能

2020-09-08 08:06:39 科技日报   作者: 董映璧  中俄科研人员正在研发用于制造廉价氢能源的新材料。

2020-09-08

联想创新开放日:三大创新技术让Chronos成业界功耗与时延最低虚实交互智能家庭

  6月16日,在联想集团全球总部举行的联想创新开放日活动现场,展出了全球首款无需穿戴的虚实交互智能家庭设备端Chronos。

2023-06-20

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及组件生产效率达到国内最高

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及组件生产线为黄河公司西宁太阳能力有限公司200兆瓦N型IBC及组件项目,项目总预算为5.8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平均创利税5549万元,投产后成为中国国内第一条转换效率大于

2020-06-05

全球最大液流储能站实现并网和

作为全球最大的液流储能站,大连液流储能调峰站近来先后实现并网和,即将在今年8月份投入商业运行。在香周路与春光街路口西北侧,大连液流储能调峰站高大崭新的厂区格外醒目。

2022-07-12

上海:支持本市燃料汽车产业发展

发布机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支持本市燃料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文件解读一、为什么要出台《关于支持本市燃料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2021-11-04

全球汽车动力装机量回落 比亚迪跌幅最大

2019-10-17 08:42:45 第一财经   作者: 权小星  [ 国际动力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了最新一期动力市场报告,比亚迪8月装机量为

2019-10-17

三元铁锂混装+CTP 蔚来发布全新

蔚来汽车此次公布的新包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新包采用三元+磷酸铁锂芯混装技术,芯供应商均为宁德时代。

2021-09-24

宁德时代再投238亿元布局回收

相应的,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应用,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退役潮,动力回收处置和利用将是动力原料重要的来源渠道之一。

2023-02-06

2020上半年动力TOP10盘点

一方面,国企车企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动力供应将成为其实现动化转型的关键一环。

2020-07-28

联想、字节跳动入局 固态开启量产争夺战!

全固态相比FeS2 液态锂离子具有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60℃~60℃),首次实现了能够承受极低探测温度(-60℃)的全固

2023-01-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