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4.5亿锂电池项目落 | 耗时 33 ms

储能崛起前夜

尽管前磷酸铁价格仍高于铅酸,但在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体系下,由于拥有更长的循环寿命,磷酸铁已几乎抹平了成本劣势,且未来几年仍有降本空间。

2021-03-11

价维持高位,替补技术迎来窗口期,传递投资新风向

01价维持高位,短期难以回去年以来,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碳酸价格从2021年初约5.9万元/吨上涨到前约49万元/吨,涨幅约730%。资源价格有三大决定因素:一是下游动力和储能需求。

2022-06-14

首批新能源汽车步入“退役期” 退役去哪儿了?

大量流入“小作坊”动力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有效寿命为4-6年。照此标准计算,2014年生产的动力前已逐步进入退役期。

2021-11-19

“没钱”也要投42亿光伏,这上市企业再收关注函

金刚羿德将作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片及组件后续研发、调试、生产基地均地在甘肃酒泉。本次并非金刚玻璃首次因光伏收到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关注函。

2022-07-06

股又要火?最新研判来了

Pilbara首次拍卖价刷出历史新高之后,国内产品全系进入加速上涨,级碳酸报价由9万元/吨上涨至14.4万元/吨,氢氧化报价由9.75万元/吨上涨至14.4万元/吨。

2021-09-15

4680:谁的砒霜,谁的蜜糖?

动化浪潮之下,行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被无限放大。近期,伴随着4680面世时间的逼近,4680的相关板块开始躁动不安。

2021-11-29

碳酸突发急涨行情!什么信号?

4月底以来,碳酸走出“高位腰斩”阴霾,迎来急涨行情,工业级、级碳酸最新市场均价分别达23.5万元/吨、24.75万元/吨,较上月的年内低点分别上涨超70%、35%。

2023-06-28

高亚光委员:尽快出台动自行车强制性标准

动自行车产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然而,随着产品场景应用的升级和用量的增长,由动自行车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日渐增多。建议尽快出台动自行车强制性标准。”

2022-03-07

青海省动力及储能隔膜实现规模化生产

,标志着我省动力及储能隔膜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将有效缓解市场上高端隔膜依赖进口的困境,提高我国隔膜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带动隔膜材料、极材料和等多个相关产业集群发展。

2019-07-23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em>项</em><em>目</em>启动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

近期,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会。两面针公司吴堃副总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柳州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等20余人参会。

错过动力市场?固态风口才刚到

前,几乎占据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大主流动力技术是磷酸铁和三元,而两者市场之争暗流涌动,又各有所长。

2021-11-24

“氢”装上阵 自主车企打造燃料产业链

据介绍,捷氢科技坚持自主开发,掌握燃料堆、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前累计参与15燃料国标制定,发布7燃料汽车企业标准、350燃料相关领域专利。

2020-04-17

十大趋势看2020动力产业“变迁”(上)

欧洲动力新基建也吸引了一批中国材料和设备企业子欧洲,为其欧洲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中国产业链企业出海渐成趋势。

2020-12-03

价还要“涨涨涨”

8月19日,据百川盈孚数据,工业级、级碳酸价格全面突破10万元/吨大关。

2021-08-23

“中国首个专支持储能的金融产品”获国务院批准

2019-12-23 08:57:47 金融界华夏银行(600015)20日宣布,其承接的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促进”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

2019-12-23

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计划大力投资储能

Demand Power公司的交易与网规模储能开发商esVolta公司的一个交易类似。

2020-03-24

企业集中投产、放量,软包要“雄起”?

软包的历史悠久。早在1990年,索尼公司就率先开发出商业化的离子。1998年,已经有企业将软包应用到了汽车上。2000年,软包在汽车上进行示范应用。如今,软包几乎垄断了3C市场。

2021-03-26

动力:撑起新能源汽车发展之翼

近年来,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构建动力回收利用体系。实施废旧动力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

2021-12-28

全球动力企业纷纷加入废再生利用竞争

大众汽车也正在进行将原材料回收率从前的60%提高到95%的研究。在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正在与SK Innovation携手进行动力再生利用研究。

2021-09-13

固态领域又迎新成员!

导读:金龙羽全资子公司缆实业拟在5年内投入不超过3亿元,与锦添翼共同进行固态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并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固态被各大企业争相布局。

2021-08-1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