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38万平方米!北京副 | 耗时 19 ms

电网负荷达入夏以来最高 电网整体运行

2020-07-27 11:59:34 新华社7月24日15时,电网最大负荷为1946.8千瓦,达到今年入夏以来最高负荷水,其中降温负荷占比约41.96%。

2020-07-27

津冀大气自净能力处历史最低水

应该如何加强应对?近日,记者专访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柴发合。他表示,今年津冀秋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并不罕见,每年大气环境质量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

2019-11-12

国家电网张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竣工投产

国家能源局局长刘宝华,市长杨晋柏,河省长葛海蛟,冬奥组委秘书长徐志军,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辛保安,总经理、党组成员刘泽洪,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智刚出席会议。

2020-06-30

可再生能源占比12% 大兴国际机场综合能源也投运了

据推算,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比同等规模的机场航站楼能耗降低2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吨,相当于种植119棵树,节约8850吨标煤。这是国内第一个节能建筑3A级项目,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2019-09-26

地下3000取热 三对井减碳2吨——走进天津市首个地热矿权集中打包出让项目现场

负责项目施工的市地矿局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地热院)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口地热井设计深度为3000,出水温度大约90摄氏度,每小时出水量可达120立

2022-07-12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到生态环境部门调研

昨天,督察组组长张宝顺、组长赵英民以及督察组部分成员先后来到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调研。市长杨斌参加。

2020-09-21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论坛”在召开

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2022-08-04

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协同 为打造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举办

靳伟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水稳步提升;创新企业的培育成效显著;数字化的转型加快推进。

2023-07-11

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采暖占比达48.2%

记者从国网市电力公司获悉,截至1月6日21时,电网用电负荷达到2451千瓦,发生在20时22分,刷新了2018年夏季2356千瓦的历史最大纪录,再创历史新高。

2021-01-08

上海先行上线 特斯拉推“无接触试驾”服务

2020-03-03 08:38:23 商报   作者: 钱瑜 刘晓梦  3月2日,特斯拉宣布,针对新能源指标客户的产品体验需求,特斯拉推出“无接触试驾”服务,并已在和上海先行上线

2020-03-03

冬奥会火炬用的是氢能

2021-02-05 11:07:32 中国新能源网综合2月4日晚,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举行的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上,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正式对外发布。

2021-02-05

地热供暖仅20元/ 山东地热盼多元化利用

商河怀仁镇居民地热供暖20元/“到2023年末,通过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实现年替代标准煤29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91.94吨,二氧化硫4.93吨,氮氧化物1.74吨,粉尘2.32吨。

2019-07-11

上半年四项大气主要污染物齐降

2020-07-23 09:11:05 商报   作者: 记者 陶凤 刘瀚琳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0-07-23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建议垃圾强制分类

目前来看,不少市民尚未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019-05-31

廊坊:打造环首都、环雄安绿色生态屏障

毗邻河雄安新区的河廊坊霸州市近日采购约300株苗木,开展规模化植树造林,打造与雄安新区零梯度对接、无差异连贯的生态过渡带。按照计划,霸州今春将新造林4.6亩。

2019-03-28

山西:在建及运行地热能供热项目面积突破990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分别执行节能83%、72%地标准,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000以上,建筑能效水比2020年再提升20%。

2022-07-12

冬奥会场馆 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

该工程每年可输送14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可全面满足及张家口地区26个冬奥会场馆用电需求,每年节约标准煤490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吨。

2020-06-30

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新建项目优先用浅层地热能

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获批。

2022-03-01

中国工程院院士:2030-2035年将蓝天常在

相比2013年,2017年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31.5微克/立,其中,本地污染控制、周边协同减排以及气象条件变化分别贡献了65%、23%和12%。

2019-07-09

柴发合:津冀大气自净能力处历史最低水

2019-11-12 09:07:19 新报对话人物柴发合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2019-11-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