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3个储氢罐 | 耗时 18 ms

助力碳中和 联美控股探索建设长三角能产业发展平台

继成立能事业部后,7月15日,联美控股(600167.SH)与上海长三角能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集原创技术、场景应用、产业孵化和落地服务于一体的长三角能产业发展平台

2021-07-26

湖北“十四五”将建200万千瓦新型

抽水蓄能以外的能技术,如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被统称为新型能。推动新型能发展,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2-11-29

能安全新考量

韩国工商和能源部立即采取了行动,对所有已经安装的电池能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强制关闭了342公共事业侧的能系统。

2019-03-25

新品发布、项目落地、数千万融资、多项荣誉……盘点骥翀能2020成绩单

今年四月以来,骥翀能重磅发布打破业内已知最大金属板单堆功率的金属板电堆——MH170;其后经过两月的优化迭代,目前已通过国家相关强检,将于明年整机上车;而后项目落地张家港,并完成对众为能的收购,同事设立

2020-12-16

沙特投资50亿美元建设绿色基氨工厂

2020-07-08 13:23:34 中国新能源网沙特阿拉伯的NEOM市将建设一耗资50亿美元、世界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绿色基氨生产设施。

2020-07-08

​打破燃料电池技术的“拿来主义”

2020-05-08 08:16:55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沈春蕾  近日,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供应商骥翀能发布了最新的金属板电堆——“MH”系列燃料电池电堆。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燃料电池产业化还需十年

所以,未来的一重要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燃料电池,但这不光是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燃料电池与发展燃料汽车并不能划等号,燃料电池涉及很大范围。

2019-03-21

中石化4座加站下月建成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石化在崇礼、延庆赛区的4座冬奥会加站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将于8月全部建成并具备运行条件。

2021-07-21

巴西拟建全球最大绿色制厂 有望每年减少1000万吨CO2排放

运载在常温常压下保持液态的液体有机载体(LOHC)的油轮,能在8天内到达美国东海岸,9天内到达欧洲,5天内到达非洲,出口到亚洲市场也只需要一多月的时间。

2021-03-29
第三期邮<em>储</em>银行柳州分行

第三期邮银行柳州分行

本期由中国邮政蓄银行柳州市分行为您介绍“U益创”科创金融服务品牌系列中的五款拳头产品。

下一“万亿级” 为何瞄准新型能?

下一“万亿级”,广东为何锚定“新型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寻找答案。有了“绿电”缘何还“缺电”?进入盛夏,伴随连日高温一起到来的,还有不断攀升的企业用电需求。

2023-08-09

钒电池能“虚”与“实”

与此同时首国家级大型化学能示范项目大连液流电池能调峰电站将在8月商业运行,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钒液流电池能技术。

2022-07-25

国家能源集团参编的国家标准《加站技术规范》发布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如皋加能作为理想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而能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能供应链的核心部分。

2021-07-09

能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迅速

据中国能产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气产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5%,其中利用新能源制的比例同比提高了30%。电池与整车销售火爆 成本大幅下降成趋势气需求量的加大使得制设备供不应求。

2021-08-10

中国能汽车核心技术添“尖兵”

该产品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得以攻克。

2020-08-24

四强联合:东岳未来能与神力科技、亿科技、亿华通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山东东岳未来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岳未来能”)与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力科技”)、上海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科技”)、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

2021-09-14

燃料汽车产品试点初见成效 产业化尚需时日

2019-05-30 09:26:26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一辆国产商用燃料电池物流车驶入上海嘉定区江桥镇加站。 新华社记者 方 ?

2019-05-30

日本积极发展能源 促进能源结构转型

发电机所发的电用于电解水,进而生产高压气,供应京滨临海地区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的12辆燃料电池叉车。从风能到电能再到能,整过程只排出水,不排放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

2019-04-30

锂盐“高潮”的背后:节前货启动 供需结构性趋紧

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日前下游电池厂节前货已现,上游材料厂较往年库存更显紧张。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轮货需求海外市场或将更为明显。

2021-11-19

为钢铁+能创新融合发展助力蓄能,专家们这样说……

世界冶金技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还原高炉可实现碳减排10%-20%,第二气气基竖炉碳减排50%-98%,第三熔融还原冶金。

2020-11-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