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为期三天,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电网企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近千名嘉宾,将围绕国内外智能电网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先进技术手段以及成功示范建设经验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据新华社巴黎12月6日电 (记者刘芳)国际能源署6日发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受能源危机推动,各国可再生能源安装明显提速,未来五年全球装机增量有望接近此前五年增量的两倍。
早在去年10月东京车展开幕前夕,丰田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寺岛茂树Shigeki Terashi就曾透露,丰田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推出一款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型,而这一车型的量产预计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
《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全国加氢站达到1万座以上,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将实现氢能普及应用,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每年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新增产能已创下纪录。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改善气候环境,各国政府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今年将进一步提升。
在过去一二十年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壮大绿能产业,创造绿能世界。近两年,全球碳中和已经成为新一轮的政治共识。双碳目标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碳中和共识的形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2023〕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教育、
“2019年全国基本提前达到了《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的2020年清洁能源消纳目标。
成立25年以来,天合光能始终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
国内地热市场前景广阔根据《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
青海电力创新开展共享储能应用研究,依托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建立储能与电网互动的数据共享网络,通过储能商业化运营,有效缓解清洁能源高峰时段电力电量消纳困难,实现了在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两方面的创新。
这一年,传统能源巨头在对新能源的态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01传统能源巨头蜂拥进新能源领域2020年,全球化石能源巨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痛苦的一年。油价暴跌,巨额亏损。
中国石油宣布了明确的达峰时间表,称积极布局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的商业模式,力争到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能源央企中首家明确公布“碳达峰”时间表的是国家电投。
1、中石化成立新能源公司2021年12月9日中石化在雄安新区设立一家雄安新能源公司,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主要负责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运营、氢气储运、氢气管道建设运营、氢能科技研发等
天风证券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当前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所处政策环境类似于2013年至2014年的锂电池领域,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趋势正在逐步确立。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能源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业内认为,上海的《规划》旨在布局、领跑未来十年中国氢能产业变革,迎风向上角逐万亿产值新风口。
3月4日,华北电网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达到1.04亿千瓦,占新能源装机容量的56%,占同时刻华北电网总负荷的48%;当日新能源电量16.18亿千瓦时,占全网发购电量32.5%。
3月4日,华北电网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达到1.04亿千瓦,占新能源装机容量的56%,占同时刻华北电网总负荷的48%;当日新能源电量16.18亿千瓦时,占全网发购电量32.5%。
近几年,石家庄市着力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年底,石家庄市平原地区基本完成散煤替代,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洁净型煤。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