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2020年全球电池储 | 耗时 35 ms

50GWh工厂落子美国

挪威初创公司Freyr宣布与科赫战略平台在美国建设一座超级工厂,将利用美国24M技术公司的半固态技术生产锂,规划产能50GWh。

2021-10-19

动力涨价,材料商的春天?

动力涨价的声音几乎传遍了行业。继比亚迪《价格上调联络函》流出后,鹏辉能源、国轩高科也先后传出调价消息。

2021-12-14

为未来充!阳光源“120kW集成直流桩”新品首发

2020-11-03 08:52:46 5e11月2日上午,“2020深圳国际充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开幕,阳光源“120kW集成直流桩”产品首发亮相,一举斩获中国国际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大会

2020-11-04

这家动力巨头“巨变”!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动力产业创新联盟韩国新能源分析机构SNE近日发布的统计显示,今前9个月,中航锂的动力装机量排名第七,规模为5.6 GWh。

2021-11-19

20201月我国动力装机量约2.32GWh

2020-02-12 08:33:37 缆网日前,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了《动力月度数据库》,根据统计数据,2020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约4.85万辆,同比下降52%,动力装机量约

2020-02-25

又一家韩国巨头剥离业务了

由此,新法人“SK”(暂命名)和“SK E&P”(暂命名)将于10月1日正式成立,其中前者将作为SKI的资子公司,负责动汽车中大型租用服务、能源存系统等业务。

2021-09-24

又一巨头退出燃煤市场,光伏投资点燃

GE宣布将停止向新建的煤厂提供火设备。但其仍将继续服务于现有的煤厂客户,同时向核厂提供蒸汽发设备。它目前是最大的煤设备生产商之一。同样,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有相同趋势。

2020-11-20

动力“争霸赛”,蜂巢能源开启向上攻势

然而,自从蜂巢能源2018从长城汽车完剥离独立面向行业发展后,动力市场格局被打破。

2021-07-13

氢能不止燃料 大规模推广降本增效是关键

运、燃料、应用示范和产业集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08-28

金刚玻璃首个GW级量产210异质结产线投产!

20223月12日,欧昊集团控股子公司金刚玻璃“210大尺寸异质结片”首片于吴江工厂光伏车间顺利下线,标志着金刚玻璃异质结片的量产时代正式开启。

2022-03-14

宁德时代与LG化学,谁是新的动力王者?

2020-12-08 08:21:10 蓝鲸财经动力领域"一超多强"的稳固局面在2020被打破。

2020-12-08

2020国网经营区社会用量解读来了!

数据显示,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增长2.3%。2020,国家网经营区社会用量同比增长2.5%,其中四季度社会用量增速创内新高。

2021-01-26

海上风扬帆远航

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风能报告2022》称,未来5海上风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3%,2022~2026累计新增装机量将超9000万千瓦。

2022-11-24

澳大利亚计划构建液流本地供应链

2020-09-18 08:35:01 中国能网   作者: 刘伯洵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钒业有限公司(Australian VisualV)日前表示,与总部位于奥地利的生产厂商

2020-09-21

2020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预测下调至105GW

2020-06-08 09:21:43 缆网根据Bridge to India的最新报告,COVID-19大流行已经造成了数项运营和财务挫折,使得2020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的估计值比之前的

2020-06-08

关停落后煤机组210万千瓦!

原煤产量完成1.1亿吨左右,推进煤炭、力协调运行,度合同履约率达90%,2020-2022三煤长协合同签订量超过1亿吨。

2021-01-28

企业争夺镍钴资源​

LG新能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ong-hyun Kim 表示:“随着近动汽车的需求增加,确保关键原材料和负责任的供应链已成为在行业内获得更大控制权的关键因素解决方案。

2021-08-19

氢能对降碳贡献显著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和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新联合发布的报告,到2050,氢对碳减排的贡献将超过20%,可累计助力减少8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2021-11-24

锂离子领域中国实力几何?

经过几十的发展,锂离子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已明显放缓,并逐渐接近理论极限。与此同时,固态、钠离子、锂硫、燃料等新型和发体系快速发展,开始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多选项。

2020-07-24

5家巨头Q3盈利能力比拼

一方面,包括动力和小型销售额受市场需求拉动出现增长;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降价、市场竞争加剧、补贴退坡等原因带动动力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滑。

2019-11-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