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1GW!波兰光伏项目 | 耗时 23 ms

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印发 ——促进发电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管理办法,在行业管理方面明确国家能源局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全国电站开发建设的总体标和重大布局,并依托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信息管理平台组织开展并网在运电站的建档立卡工作。

2023-01-10

多方“逆风”导致印度市场萎靡

但印度政府对的野心是巨大的,为了促进印度装机标的实现,政府批准了印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部(MNRE)提出的一并网计划——在2019~2023年四年期间,建成12吉瓦发电

2020-02-27

也进入AI时代

近日,到上海洪朴深入调研,作为泛半导体AI方面的领先企业,其AI产品已经涵盖视觉检测、工艺优化、设备智能管理、共享AI平台等数字化模块,并应用于电池片、组件、运维等全产业链,前已经批量服务隆基、晶澳

2023-03-22

奥地利考虑强制推行发电 且储能补贴最多达3倍

Fund)将支持农业和林业方面的和储能

2019-09-20

海外疫情严峻,七成依赖出口的中国组件怎么办?

PGO绿色生态合作组织秘书长周元对界面新闻表示,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企业积极复工复产,申报工作有序开展,国家政策符合业内预期,但如何应对爆发的海外疫情,值得关注。

2020-03-19

中国电建签约赞比亚600MW发电

2020-05-22 08:20:01 走出去情报5月20日,中国电建与赞比亚国家电力公司通过视频会议方式正式签署赞比亚600MW太阳能发电合同,这是中国电建在赞比亚首个以电建国际品牌签约的

2020-05-22

新疆开启储能联合运行试点

2019-07-03 13:57:55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日前,新疆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向下设各地区及相关电力公司与企业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发电侧储能联合运行试点的通知》。

2019-07-03

哥伦比亚迄今为止最大的电站获全面支持

哥伦比亚迄今为止最大的电站举行了剪彩仪式,哥伦比亚最高领导层对该国的“可再生能源革命”表示欢迎。

2019-04-10

组件四月出口超预期 看好产业链

具体到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影响当期出口,预计影响最大的月份是4月;2)影响新订单落单进度,主要体现在三季度订单签单进度放缓上。

2020-05-13

2020年,还能做吗?

2020-11-09 08:57:25 索亚新能源在电站最后的抢装潮里,玻璃辅材成了拦路虎。今年是享受补贴的最后一年,如果不能在今年年底前并网,电站将失去补贴的机会。

2020-11-09

玻璃价格上涨至45元/㎡,2020/21年玻璃的产能缺口约10%

玻璃是组件必备原材料。业内预期2020年国内新增装机达到40GW水平,同比增33%。因上半年疫情下开工率不足,4季度旺季预期装机超16GW是3年来最高单季装机。

2020-10-26

2020年新增装机48.2GW

其中:截止到2020年底发电装机253GW;发电2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全国弃电量52.6亿千瓦时,平均利用率98%,与去年平均利用率持平。

2021-02-01

智能染绿“煤海粮仓金丰城”

截至前,采用特变电工新能源智能解决方案的丰城首个百兆瓦发电运行多月,丰城智能标杆电站遐迩闻名。冻米糖、富硒大米……一座全国百强县市呼之欲出!昔日“煤海粮仓”之名享誉全国。

2021-08-31

资本赋能科技 照耀未来

2020-11-13 09:52:26 深圳特区报   作者: 张畅 刘立  近日,2020新能源产业发展金坛长荡湖峰会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举办。

2020-11-13

2025中国—东盟柳州投资合作洽谈会召开 签约62个 总投资245.68亿元

会上,62个举行签约仪式,投资总额共计245.68亿元,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化工及新材料等产业。市委副书记索申敬出席洽谈会。

电池再迎拐点

根据隆基绿能官方信息,近日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隆基 M6全尺寸电池电转换效率达 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电池的变革,迎来新的里程碑。

2022-07-20

退出RCEP:这步“错棋”将让印度失去什么?

“错棋”将及印度哪些行业?产生影响几何?前尚未可知,但可以确认的是,其对印度行业的影响难以避免。印度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动已持续5年。

2020-11-17

2021年希腊装机容量达792 MW

就在本周,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索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参加了一个204 MW的太阳能阵列的启动仪式,这是该国最大的

2022-04-21

抓住平价机遇 走向智造

从2015年开始,中利集团推出了三代,其中,第一代“智能+科技农业”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农业仅能用于喜阴作物和养殖业,成功实现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在板下的机械化耕种,填补了全球行业空白

2019-12-03

天合行思,行远

为了一计划,他等了二十年;为了做正确的事,他等了三年;拒绝同质化内卷,他蛰隐忍四年;现在,又花了两年时间,做了一件贯穿全产业链的大事。

2021-10-20
返回顶部 关闭